好好的年轻人,怎么都去练“八步赶蝉”了?
更新于:2025-04-09 18:05:25

每一个武侠迷的青春期,可能都幻想过飞檐走壁,但物理规则让人清醒得格外迅速。

直到最近,一种名为“八步赶蝉”的运动火遍全网,重新燃起了人们对轻功的执念。

如果你还没在各个平台刷到相关视频,那可能说明你被大数据判定为不适合轻功。

毕竟,这项运动不仅需要极限体能,还需要极大勇气。

闲庭信步,一脚踏出,云烟四起。练八步赶蝉的人们步履生风,随时能冲破现实的引力,消失在玄幻小说的封面之中。

在城市公园、公司楼道甚至地铁站出口,如果你最近看到一群身法飘忽的人影,也不用惊慌,人类对于速度的追求是一种刚需,“一想到孙悟空一个跟头能翻十万八千里,就更有动力练了”。

这些习练者经常在人群间穿梭,一脸肃穆神情,仿佛古装刺客误入了现代都市。

据说,八步赶蝉的精髓在于“追云、踏浪、摘星”八组动作的循环交替,结合腰腹核心发力,使人可以迅速滑步向前。

一些年轻人说,他们学习这种身法的最大动力,就是让这项运动成为职场生存的利器。

“练会了八步赶蝉之后,我成功从公司大门追上了跑动的外卖小哥,在外卖丢失之前就顺利拿到了我的奶茶!”

“不仅追得上crush,还能赶得上地铁呢。”

还有些朋友自从学会了身法,便自动承担起村里巡逻的重任,连村长养的狗都失业了,“上回二黑跟着他跑了一圈,回来累得直吐白沫”。

“一天转悠七八圈,鞋底子磨漏了才回家。”

八步赶蝉似乎解锁了人们挑战极限的心,有人说持续练习可达到每小时30公里,也有人说,它让自己追上了风的自由。

更有极端玩家开始尝试进阶版,负重练功成了潮流,绑腿沙袋销量猛增,仿古宽裤直接霸榜运动服饰类目。

“上楼练,倒垃圾时也练,我们就是要用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悄悄惊艳所有人。”

有人甚至研发出滑板鞋+八步赶蝉的联合打法,一脚出去,直接步入量子态。还有景区工作人员,学会八步赶蝉,不仅通勤上班再没迟到过,而且速度越来越快,普通的小电驴都追不上。

“景区有游客刚播报了失物启示,喇叭的回音还在,赶蝉的大哥就给送了回来。”

这一系列魔幻的起源,要从一个工地的青石板说起,一位在工地工作的大哥,用八步赶蝉运送物料,效率快得不像话。

这一幕被人拍下发到网上,意外创下2.8亿播放量,掀起了一场打工人“集体练功”的风潮。

短短数月,这种步法从工地一路赶到各大城市公园,人们在广场、地下车库、地铁站出口,以沉肩、提膝、侧身的动作流畅前进,就像是某种不明流派的江湖侠客正在完成某种神秘仪式。

社交媒体上的#八步赶蝉挑战#话题阅读量已经突破15亿,但八步赶蝉固然轻盈,可现代人的半月板比不上古人的坚韧。

曾有运动医学专家教授指出:“未经系统训练强行模仿,可能造成半月板磨损、踝关节错位。武侠小说里可没拍主角拄拐杖的镜头。”

“别忘了《天龙八部》后传《乾坤残梦》里,虚竹可是残疾了。”

社交媒体上流传着大量练习失败的惨案,很多人满怀期待地冲上广场,结果不到两分钟,就捂着膝盖坐在花坛边上沉思人生。

然而,这些并不能阻挡八步赶蝉的热潮,在一些人还在看热闹时,第一批外国小哥已经开始出教程了。

江湖浩荡,步履不停。

八步赶蝉似乎填补了现代人对于武侠情怀的精神空缺。看过武侠小说的人们,可能曾幻想自己能像李寻欢一样一袭青衫,在屋檐上飞来飞去,而如今,这个梦想终于在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变成了现实可参与的集体活动。

类似的全民运动狂潮,在互联网时代时有发生。从几年前的“跑酷”风靡一时,到更早的“风火轮”鞋,每一代人都有那么一项让人们在城市角落翻腾跳跃的流行运动。

只不过,八步赶蝉比它们多了一层武侠滤镜,让人们仿佛真的短暂挣脱了现实的束缚。

杂技里也有个类似的项目叫“八步赶骣”,表演者能在八步内追上狂奔的烈马,然后敏捷地跳到马背上,还能在马背上倒立、翻腾,表演各种高难度动作,是马戏团的传统绝活。

一个在夕阳中爬出史诗级美感,一个在空中步步生风,谁才是当代轻功之巅?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在夜风与霓虹之间,人们短暂地挣脱了现实的束缚,在一刹那,仿佛自己又变回了那个曾在梦里翩翩而行的少年。

来源:不相及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