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近期宣布将为旗下30位模特儿打造AI复制人,并计划在社交媒体上发布AI生成的时尚图片,甚至将其纳入营销活动中。此举一出,立即在时尚产业内外引发了广泛的讨论与争议。
H&M强调,模特儿将拥有其AI分身的权利,并会因肖像权获得相应的补偿。然而,许多人质疑此举对摄影师、发型师、化妆师等其他创意人员的影响。AI分身的制作过程是通过大量拍摄模特儿在不同角度和光线下的照片,再将这些数据输入机器学习算法,以复制出与他们相似的图像。
据《The Business of Fashion》报道,H&M将这些AI模特儿视为“对其真实对应物的补充”,而非替代品。这意味着模特儿在预订一次拍摄的同时,也能预订其AI分身进行另一次拍摄,理论上可以同时出现在两个地方。该报道中展示了模特儿Mathilda Gvarlini的真实照片与AI生成照片,两者几乎难以分辨,甚至连她的男友也无法区分。
然而,随着H&M计划的曝光,反对声浪也日益高涨。许多摄影师和业界人士纷纷表达不满,认为H&M此举不尊重艺术家的工作,并呼吁抵制使用AI模特儿,强调应该使用真实的人类。摄影师Tarzy B在H&M的Instagram贴文下留言:“抵制H&M使用AI模特。使用真正的人类。”另一位用户则质疑:“为什么一家公司会认为使用AI模特对他们来说会是一个好形象?我们想看到穿着真实服装的真实人物,他们将所有的创造力都投入其中。H&M不尊重艺术家的工作。”
前《Harper's Bazaar》编辑Lucy Yeomans也对AI模特儿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她认为,像Steven Meisel这样的著名时尚摄影师总是在发掘新的模特儿,而AI是否能够预测接下来的流行趋势,仍有待观察。
面对外界的质疑,H&M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虽然我们理解这会引发意见、讨论和不确定性,但我们谦卑地承认,我们目前并未掌握所有答案。”H&M补充说:“我们将继续与业内其他创意人士一起探索,看看生成式AI可以为任何创意过程带来什么,同时确保我们保持以人为本的方法。”
事实上,H&M并非第一个使用AI生成模特儿的时尚品牌。Mango曾发起一项以虚假计算机生成图像为特色的活动,而Levi's则使用AI生成模特儿来“增加多样性”。然而,H&M大规模采用AI模特儿的计划,无疑将加速时尚产业对AI技术的应用,并引发更深层次的伦理与产业影响的讨论。
AI模特儿的出现,究竟是时尚产业的创新突破,还是对传统创意产业的威胁?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需要时间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