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增多,是肾不好吗?提醒:晚上起夜超过2次,警惕4种疾病可能
更新于:2025-04-11 16:42:48

张先生今年43岁了,是公司里的小高层,平时工作繁忙,少不了应酬喝酒。

但从去年开始,张先生发现自己总被尿憋醒,一晚上起夜得起个三、四次。不过想着年纪大了,这可能是正常的,也就没放心上。直到后来发展成吃啥都没胃口,精力下降,张先生才来到医院检查。

检验报告显示,张先生的血肌酐飙升到465umol/L,肾脏明显缩小,最终确诊为高血压肾病,要是不注意控制,还可能发展成尿毒症。

进一步了解之后,医生发现,原来张先生血压一直偏高,但因为没症状就没放心上,再加上熬夜喝酒,大鱼大肉,最终导致了疾病的发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习惯,睡前一定要上一趟厕所排尿,不然就浑身难受,这就是怕晚上起夜。那晚上起夜有什么影响呢?几次才算病了呢?

一、总是被夜尿憋醒的人,或要承受3个影响

人的一生中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但想要睡个好觉却并不容易,特别是随着年龄增长,经常睡着睡着就被“夜尿”惊醒,本就不好的睡眠变得雪上加霜。

不少人为了避免夜尿,甚至睡前都不敢喝水。那到底起夜几次才算“夜尿多”呢?

夜尿增多包含尿量以及排尿次数的增多两个方面,我们现在说的夜尿增多是指每晚睡眠期间排尿2次或更多次,出现就得引起重视了。

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男性会有夜尿增多的问题。70岁以上的老年人,更是过半都会有这个问题。但不要因为普遍就小瞧,如果频繁起夜的话,可能会给健康带来一系列严重的影响。

睡眠障碍:起夜会导致正常的睡眠中断,美国睡眠基金会调查发现55~84岁的人群在约有53%因起夜而出现睡眠障碍。

抑郁:日本的一项研究称,频繁起夜的人群发生抑郁症的风险会明显增加,随着起夜次数的增加,发生风险也会提高。

跌倒和骨折风险:研究发现,老年人起夜排尿一次会让骨折跌倒的风险增加41%,起夜≥3次则会让风险增加1倍以上。

二、频繁起夜的背后,或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

诱发夜间起夜的原因包括有生理性、精神性以及疾病因素多种,其中生理性因素多是睡前饮用了大量水、饮料、吃了大量水果等所致,精神性因素则与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因素相关,在情绪缓解后即可缓解。

如果是青壮年、低龄老人,出现无缘由的夜尿增多,则很可能是疾病因素所致。

1.肾脏疾病

肾脏浓缩功能异常的人群,夜间起夜的次数也会异常增加,多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原发性/继发性肾小管间质疾病相关。

2.内分泌疾病

较为常见的病症就是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的血糖过高,身体为了稀释血糖会大量摄入水分,水喝多了之后自然排尿量也会增加。再加上,糖尿病患者很多会继发糖尿病肾病,也会引起夜尿增多。

3.心血管疾病

不少心血管疾病会导致夜尿增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高血压导致的肾脏功能损伤。

长期高血压会让血管发生硬化、肾小管血流量减少,进而导致肾脏的浓缩功能下降,尿液生成会随之增加。

4.泌尿生殖道疾病

如老年男性身上常见的前列腺增生,女性身上常见的尿道炎、膀胱炎以及子宫脱垂等问题,都会让起夜的次数明显增加。

三、憋着不尿可以吗?真正有效的是这4个方法

有些人觉得夜间起夜很麻烦,于是会选择憋着尿等醒来后再上。

这个行为并不推荐,在憋尿的时候会导致膀胱长时间过度充盈,膀胱壁压力上升容易导致逼尿肌受损,后续容易影响正常的排尿,还可能会诱发急性尿潴留发生。

夜间有尿意醒来时,要及时去排尿,不要憋着,否则会让大脑持续兴奋,这种状态下即便勉强进入了睡眠,睡眠质量也会大打折扣。

如果夜尿的次数严重影响到你的睡眠和生活,则要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除了进行治疗外,日常做好这4件事,对于减少夜尿的次数也有一定帮助。

1.睡前少喝水

晚上睡前不要大量饮水,尤其是起夜较为频繁的人,建议睡前的饮水量不要>100ml。

2.少吃盐

盐分摄入过量会导致体内水钠平衡被打破,身体需要摄入大量水分来中和钠元素。在饮水量增加的情况下,排尿次数自然也会增加。

3.多做提肛运动

进行提肛运动看起到锻炼膀胱以及盆底肌肉的作用,让身体对于膀胱的控制力增强,可一定程度减少起夜的次数。

4.养成健康排尿习惯

日常要注意养成良好的排尿习惯,有尿就排不要憋尿,避免给膀胱正常功能带来不良的影响。

老年人在起夜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安全,保证光亮度,缓缓站立,在排尿时要先深呼吸再进行。

参考资料:

[1]《频频起夜,仅仅是肾和膀胱出了问题吗?》.人卫健康 2022-11-20

[2]《泌尿科医生喊你少刷点视频!夜尿次数会大大增加》.生命时报 2024-03-10

[3]《频繁起夜,是老了还是病了?超过这些指标就要注意》.健康湖北 2023-03-2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脾气虚吃什么好
脾气虚吃什么好
2025-04-13 15: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