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这件大事上,血糖的控制对很多人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糖尿病患者。那怎么才能知道自己的血糖控制得好不好呢?其实,咱们的身体在饭后会悄悄给出 “提示”,只要留意这些信号,就能心中有数。今天,咱就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好好聊聊血糖偏高的人饭后常有的那些表现,让大家都能更好地守护自己的健康。
就说老王吧,他是个糖尿病患者,平时很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段时间,他发现每次吃完饭,就困得不行,眼睛都快睁不开了,必须得睡一会儿才行。一开始,他觉得这可能是正常的,毕竟吃饱了就容易犯困嘛。可后来他发现这种情况越来越频繁,而且困意来得特别强烈,这让他心里有点犯嘀咕。
其实啊,吃饱后犯困这件事,对一般人来说,是因为吃饭后身体忙着消化食物,大量血液都跑到胃肠道去了,脑部供血相对减少,所以会感觉有点困。但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那些饮食不太规律的人来说,情况就不太一样了。当他们一下子吃了很多含糖高的食物,血糖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急剧升高。咱们身体里的胰岛素,本来是负责把葡萄糖运到细胞里,让细胞吸收利用,给身体供能的。可糖尿病患者要么胰岛素分泌不足,要么身体对胰岛素有抵抗,这就导致细胞没办法好好吸收葡萄糖,身体得不到足够的能量,人就会感到疲劳、头晕。像老王这样,老是餐后犯困,可不能掉以轻心。要是餐后 2 小时血糖超过 11.1mmol/L,就得赶紧去医院,让医生帮忙调整治疗方案,不然长期高血糖,不仅会让脑供血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还可能引发各种并发症,那可就麻烦大了。
还有些糖尿病患者,经常会有这样的苦恼:刚吃完饭没多久,就又觉得饿了,好像怎么都吃不饱。这又是怎么回事呢?这还得从胰岛素说起。胰岛素就像一把 “钥匙”,能打开细胞的 “大门”,让葡萄糖进去被身体利用。要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虽然高,可细胞却 “饿” 得慌,因为葡萄糖进不去。身体得不到能量,就会不断发出 “饥饿信号”,让人总觉得没吃饱。对于血糖高的朋友,在饮食上可得多注意。可以多吃些低糖、低脂、高纤维的食物,像各种新鲜蔬菜,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水果的话,也可以选一些含糖量相对低的,比如苹果、柚子。吃饭的时候,别吃太多,得控制好量,不然吃进去的糖分太多,血糖又该升高了。
除了饭后犯困、总觉得饿,还有个常见的表现就是总觉得口渴,老想喝水。这是因为当血糖过高时,身体里的渗透压会升高,就像给肾脏发出了 “紧急信号”,肾脏收到信号后,会排出更多的尿液,把多余的糖分排出去。可这过程中,身体里的水分也跟着大量流失,人自然就会觉得口渴。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发现,自己饭后不仅口渴,还老跑厕所,尿量也比以前多了,这就是血糖高在 “作怪”。
这里得提醒各位糖尿病患者,千万别等到口渴了才想起来喝水。有些患者因为口渴中枢神经长期被高血糖刺激,身体对缺水的敏感性下降了,就算身体已经缺水了,也感觉不到口渴。但这并不代表身体不缺水,要是不及时补充水分,问题可就大了。缺水可能会导致脱水,让血糖进一步升高,严重的话,还可能损伤神经系统和肾脏。所以,就算不觉得口渴,也得适当喝点水。喝水对身体好处可多了,能稀释血液,降低血糖浓度,还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让血糖保持稳定。
【本内容为故事类医疗健康科普文章,文中除了健康科普内容所出现的任何人名、地名、事件均为艺术加工,并非有意冒犯或贬低任何个人、团体或组织。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请理性阅读。】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