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先把话撂这儿,生活里的一些看似寻常的小习惯,说不定正悄咪咪地给健康埋下雷呢。就拿日常用的塑料瓶来说,这里头的门道可不少。
小吴,打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老一辈人过日子,那叫一个精打细算,节俭的习惯就像刻在骨子里。在爷爷奶奶的言传身教下,小吴也养成了这习惯,家里用完的塑料瓶,他都舍不得扔,寻思着还能接着装水、放食物啥的,觉得这样既不浪费,又挺方便。
可前段时间,小吴的女友实在看不下去了,给他推了一篇文章。好家伙,文章里专家说得有板有眼,说使用塑料瓶容易引发癌症。这可把小吴吓得不轻,心里直犯嘀咕:自己一直这么用塑料瓶,莫不是身体已经出问题了?这塑料瓶,真有这么大危害?我国癌症高发,难不成真和它脱不了干系?
网上一直有传言,说瓶底标着 “1” 字样式的一次性塑料瓶,绝对不能二次使用,不然致癌风险蹭蹭往上涨。这传言传得那叫一个凶,好多人都半信半疑。实际上,塑料瓶底的数字,是美国塑料工业协会定的标志代码,用来标明不同材质。标着 “1” 的,是 PET 材质,全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材质本身没啥毒性,也没怪味,卫生安全性杠杠的,平常咱喝的矿泉水瓶、碳酸饮料瓶,大多就是用它做的。
还有个传言,说被太阳暴晒后的瓶装水,跟毒水似的,喝了准没好事。可多个研究机构对塑料瓶可能析出的物质一顿研究后发现,暴晒后的 PET 瓶装水,根本没产生啥毒物。不过,PET 材质耐热有限,最高也就耐 70 摄氏度的温度,超过这温度,瓶子就容易变形,所以一般不建议多次使用。
说到塑化剂,这玩意儿被世卫组织下属的癌症研究机构列为 2B 类致癌物,意思是可能致癌,但证据还不太足。好在 PET 本身是软塑胶材质,柔韧性好得很,加工的时候根本不用额外加塑化剂,所以在这方面,大家倒不用太揪心。
虽说塑料瓶在一定条件下还算安全,可要是使用方式不对,那问题可就大了。咱买塑料制品的时候,可得长点心,认准正规厂家生产、符合标准的产品,正常用一般没啥额外风险。但下面这几种使用方式,可得尽量避开。
改变原本盛放的东西:不同塑料制品,设计的时候就有不同用途。你要是把矿泉水瓶用来装别的液体,或者装酸菜这类食物,很可能会析出有害物质,吃进肚子里,对健康可没好处。就好比,你让一个擅长短跑的运动员去跑马拉松,他能适应才怪呢,瓶子也是这个道理。
饮料瓶老化:一次性塑料瓶用多了就会老化,一旦老化,里头有害物质的迁移量就会明显增加。想象一下,一个人上了年纪,身体机能下降,各种毛病就找上门了,塑料瓶也是,老化了就不那么靠谱了,咱可别长期用。
装高温液体:拿矿泉水瓶装热饮,这事儿可太危险了。PET 材质不耐高温,70 摄氏度以上的热水一装进去,瓶子立马变形,还会析出对健康有害的物质。有些家庭喜欢把装调料的塑料瓶放在灶台边,做饭开火的时候,那周围温度可不低,这就相当于把塑料瓶置身于高温环境。在这种情况下,塑料瓶会更快析出一种叫 “锑” 的元素,这玩意儿具有生物毒性,长期摄入,咱的肝脏、肾脏可就遭罪了。还有啊,平时点外卖,可别直接把外卖盒放微波炉里加热。大部分外卖盒是硬胶、百折胶等材质,根本不适合高温加热。只有聚丙烯(PP)材质的,才能放进微波炉,这一点大家可得记牢了。
说完塑料瓶,再讲讲玻璃瓶。大家一般都觉得玻璃瓶比塑料瓶健康,可你知道吗,玻璃瓶对环境的影响可不小,甚至比塑料瓶还厉害。制造玻璃瓶,得大量开采硅砂、白云石这些材质。开采过程中,土地、环境可就遭了殃,水土流失不说,还可能引发自然灾害。而且玻璃瓶个头大,占地方,价格又便宜,没多少人会专门收集了拿去卖。在自然环境里,玻璃瓶降解的时间比塑料瓶还长。要是回收率一直上不去,那就只能不停地生产新的玻璃制品,这不就陷入恶性循环了嘛。
说了这么多,大家肯定犯愁了,喝水到底用啥杯子更安全呢?
塑料杯:选塑料杯,得挑正规厂家生产的,优先考虑 5 号、7 号材质的。这几种材质,不管装冷水、热水,还是饮料,都没啥问题。不过,要是塑料杯出现裂痕了,就赶紧换,可别再接着用,更别拿一次性饮料瓶当水杯长期用。
玻璃杯:论安全性,玻璃杯那可算得上是佼佼者。它主要成分是硅酸盐,性质稳定得很,清洗起来也方便。买玻璃杯的时候,尽量选高硼硅材质的,这种玻璃比普通的更能扛冷热、耐磨损,就像给杯子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
陶瓷杯:陶瓷杯颜值高,不少人都喜欢用。但买的时候可得注意,要选正规厂家制作的,千万别选小作坊生产的,还有内壁有装饰花纹的也别碰。有些小作坊生产的搪瓷杯,可能存在重金属超标的问题,长期用这种杯子喝水,健康肯定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