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经常会被分成三个阶段,分别是早春、仲春和晚春,不同的阶段气温条件不同,鱼情千差万别,所以说春季钓鱼的精髓就是“变化”。鱼情永远都是随着水温变化而变化的,位置、深浅、朝向、风向等等全都有关,因为鱼类有逐温、逐氧的特性,总是什么位置更舒适就在什么位置。
一、朝向问题
春季选择钓位在朝向的选择上变化是最大的,如果按照春季的三个阶段来区分,早春、仲春阶段一定要钓向阳,这是因为这是高水温的区域,水温更高、水草最先发芽、食物更加丰富,不管是取暖、觅食还是繁殖,都离不开水温更高的向阳方位。到了晚春阶段时,气温已经开始飙升了,经过仲春阶段的持续升温,水温变得不那么冷,所以朝向的选择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在晚春阶段不管是阴凉还是向阳差别并不大,也是到了晚春阶段时,得益于水温的总体升高,阴凉位置总算开始出鱼了。不过向阳钓毕竟有点热,所以此时更多的钓友会选择钓阴凉。
二、风向问题
刮风对水体的影响主要是在两个方面,第一是降低水温,第二是提升水中的溶氧,因为刮风促进了水体跟空气的接触。溶氧跟气压有关,跟水草分布有关,跟水温的高低也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如果水温比较低时,水中一定不会出现缺氧的现象,因为水温跟溶氧是成反比的。如果水温比较低,那么鱼儿对溶氧的要求肯定也不高,所以水温低时一般是钓避风为主。当晚春阶段水温上来之后,溶氧就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因素了,所以建议钓逆风的方位。逆风也要看风力大小,风大的话抛竿、看漂会受到影响,鱼儿也会在深水区域,所以风力太大的话还是应该找个避风的位置。
三、地形
晚春始终还是钓鱼的旺季,只是进入晚春阶段时鲫鱼的繁殖期已经过了,所以这是钓大鱼的阶段。其实从晚春到初夏阶段,是除了鲫鱼、鲤鱼之外其他鱼类的繁殖期,所以各种大鱼都相对好钓。繁殖期前后,水温不高不低,那么大鱼的觅食愿望会非常强烈,从地形的选择上还是建议多找找鱼道地形。大鱼的觅食范围较大,经常会路过鱼道地形。铧尖、湾子两侧、宽变窄都是非常不错的选择。晚春白天鱼情好,晚上的鱼情更好,而且此时的晚春气温十分舒适,蚊虫数量还不算太多,如果是夜钓的话同样建议选择鱼道地形,不过一些浅水湾子、大小水面想两处等浅水地形依然可选。
四、深浅
俗话说春钓滩,意思是春季钓浅水,春季除了早春阶段太冷之外均可以钓浅水。多少钓友认为,仲春阶段是钓浅水的最佳阶段,这是鲫鱼靠边觅食、繁殖的阶段。晚春阶段其实同样是钓浅水的阶段,只是不如钓鲫鱼那么浅那么近而已,因为体力正常的大鱼是不会轻易到太浅的区域的,总体上比夏秋季节还是要浅一些,因为大鱼会在晚春、初夏进入繁殖期,跟鲫鱼把鱼卵产在水草茎秆上不同,大鱼的鱼卵一般是附着在暖和的浅水砂石之上。还要注意天气的影响,如果风不大钓逆风,可以适当钓浅一些。如果小雨天出门,同样更适合钓浅水。如果涨水之后,更适合钓浅水。如果钓浑水,也可以适当钓浅一些。
如果选择晚上守钓大鱼,应该还会更浅一些,当到处漆黑一片时,大鱼才更敢到浅水觅食,千万不要钓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