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山西工人报
职工讲述:生活中偶尔与同事出去吃饭,无论谁买单,每次看到没有吃完的饭菜总感觉很可惜。一起用餐的同事会不屑一顾,我却每次都会选择打包带走。时间长了,一些同事知道我有打包的习惯,所以在点餐的时候会故意说一声“点多没事,某某某打包”,我听后心里很不舒服。还有一些同事背地里叫我 “打包专业户”,明显有嘲笑讽刺的成分。面对同事的嘲笑,我该怎么办?
中信机电制造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心理咨询师苏绍民:“光盘行动”是党和国家大力提倡的,吃多少点多少,节约粮食、杜绝浪费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如果确实不慎点多了,采取打包的方式也是一种比较正确的选择。
至于剩菜打包被同事嘲笑,给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建立自信。在我国,剩菜打包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越来越多的人在实际行动中践行节约粮食、保护环境的原则。打包剩菜是一种负责任的行为,也体现了节约的传统美德。唐代诗人李绅曾经用一首诗劝诫其好友章孝标,其中“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一直被后人称颂和引用。我们也可以用这句话解释这种现象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那些笑话别人节俭的人,其实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对别人正确行为的嘲笑或贬低用来包装自己的“假金”,没有必要过多地理会。二是正确看待节俭与小气的根本区别。像剩菜打包这种节俭行为与小气是有根本区别的。时下,已经没有人为一日三餐发愁,之所以选择打包剩菜,其实质不是饭菜的市场价值,而是完全出于一种道德自觉。而小气是对人一毛不拔、对己葛屦履霜的行为。本质上讲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行为,前者是美德,后者是陋习。三是避免过度关注。无需关注他人的负面评论,专注于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更不要试图改变他人的看法。每个人都有权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价值观行事,打包剩菜是正确的做法。正确的行为不应该也不会受到别人的嘲笑,即便有人存在某种偏见或误解,不关注、不理会是最好的回应。
(本栏稿件由山西省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