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梅州日报
平远县上举镇八社村大力发展灵芝产业
林下生金 生态富民
农户在搬运灵芝菌棒,准备种植。(钟小丰 摄) |
●本报记者 叶嘉瑶 通 讯 员 曾雪玲 连日来,在平远县上举镇八社村,茂密的树林里随处可见村民种植灵芝的场景,堆积成小山状的菌棒,被村民有序地放入槽内,拆膜、盖土、平整,一气呵成。 记者日前在位于八社村胜城小组灯盏院的千亩灵芝种植基地看到,10多名村民或肩挑菌棒均匀放置到开好的林带,或有序把菌棒放进打好的土穴内,现场一片忙碌景象。这批新种下的仿野生灵芝,过几个月便可采摘上市。记者发现,新种下的灵芝都住上了薄膜“单间”。据八社村党支部书记谢传颂介绍,这一创新举措既能防虫防尘,又能保持湿度稳定。“过去雨天泥水溅洒会影响灵芝品相,如今灵芝更洁净,品质和收益都得到了提升。”谢传颂说。 今年3月以来,八社村抢抓农时推进春季种植,预计4月底可完成1000亩灵芝种植任务。“我们今年通过实施‘一村一品’项目,扩种仿野生灵芝约2000亩,届时全村灵芝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左右。”谢传颂说。 灵芝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八社村还同步推进林下药食植物与食用菌复合经营示范项目。“大约在农历三月初开始种植灵芝,灵芝种植完后,将在带面间种五指毛桃,实现‘一林两用’。”项目管理人员邱治华表示,这种立体种植模式既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通过长短周期作物搭配,保障农户持续收益。 近年来,八社村不断引导农户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通过“林菌”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家门口就业增收,盘活闲置林业资源,找到了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八社村从2017年发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至今,已经逐渐形成了集培育、种植、深加工、销售等于一体的产业链,去年投入使用的加工园区,配套有冷库、包装车间和切片车间。 “雨天采收的鲜灵芝,无法放室外,可直接入冷库保鲜并加工,从而提升深加工产品附加值。”谢传颂表示,村内企业生产的菌棒不仅满足当地需求,还远销全国多个省(区、市)。种植灵芝可观的经济效益带动本村及周边文裕村共105户333人参与灵芝产业,户均年收入不断提高,曾经的森林闲置资源被盘活,村民实现了“山上就业、家门口增收”。 站在郁郁葱葱的林间,谢传颂望着新种下的菌棒充满信心:“我们要让每片林子都变成聚宝盆,真正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这片被灵芝点亮的青山,正书写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答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