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首片32米T梁在惠农制梁场顺利完成预制,标志着黄公铁路至石嘴山市惠农区铁路专用线项目桥梁工程正式进入规模化、标准化施工阶段,为2027年全线通车奠定坚实基础。”4月11日,宁夏物流集团北部铁路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小龙介绍,作为我区首个跨省自主建设的铁路项目,黄惠铁路建成后将打通宁夏北部至黄骅港、天津港的陆海联运新动脉,货运距离缩短约200公里,区域大宗物流成本有望降低。
黄惠铁路首片T梁跨径32米,重达134.3吨,采用C55高性能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型。为应对西北地区大风干燥气候对施工的影响,项目团队引入智能张拉系统实时监测应力数据,并采用自动喷淋养护工艺,确保梁体强度与耐久性达标。施工中严格执行“模板拼装误差≤2毫米、钢筋绑扎间距合格率100%”的标准,通过多次模拟试验优化工艺流程,实现全流程质量管控。
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振涛介绍,首片T梁的成功预制为后续批量生产提供了可靠模板,奠定了坚实基础。
黄惠铁路全长13.192公里,总投资13.1亿元,是我区北部衔接内蒙古乌海、贯通包兰与东乌两大干线铁路的枢纽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构建“东进西出、南上北下”的货运网络,大幅提升蒙西煤炭、矿石资源向宁夏的输送效率。据规划,初期年货运量将达850万吨,远期提升至1300万吨,其中,煤炭、铁矿石等大宗资源占比超70%。国能宁夏石嘴山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每年煤炭与铁矿石需求总量超1920万吨,黄惠铁路投运后,企业用能短缺问题将得到缓解。
黄惠铁路建成后,通过连接朔黄铁路与东乌铁路,宁夏大宗货物可直达环渤海港口群,形成“西煤东运”“北矿南送”的双向通道。据测算,惠农站至天津港的货运距离将缩短200公里,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亿元。该项目将盘活既有铁路资源,激活低效闲置资产,推动沿线产业集聚,未来将助力区域经济从资源依赖型向物流枢纽型转型。(记者 李峰)
【来源:宁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