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可以学会骂人吗,脏话是不是人类语言的隐藏技能?
更新于:2025-04-14 09:20:25
人工智能可以根据统计数据使用人类语言里现存的脏话,可以使用关于脏话的统计规律创造新的字词组合来充当脏话。如果提问者认为这就是“学会骂人”,那么人工智能可以学会骂人。
中文脏话的统计规律例如:高频使用爆破音和特定偏旁,有相当比例由动词加名词组成,一些词语发生语义污染。现存大语言模型不但能运用语料库里存在的中文脏话,还能按这些规律创造新词,例如 DeepSeek 能在适当的对话中提出“攮囟”可以作为中文脏话,还能有模有样地拼凑字词解释这个新造词语作为脏话的可能含义和起源过程——读者可以用知乎直答里的 DeepSeek 试试看。
输入内容例如:
- 假设新造词语“攮囟”作为中文脏话,根据相关统计规律推测这个词语的可能含义。
从现象上看,不存在什么“人类语言的隐藏技能”。
- 历史上,动物行为学研究大多显示,非人动物在自然环境里使用的交流系统以封闭系统为主,可表达的含义范围较小且相对固定。另一方面,人类语言是对偶码,语言当中有限数量的元素(声音、文字和手势)本身并无意义,但是意义的组合(包括词语和句子)可以随意追加。这是进化塑造的。
- 栗冠弯嘴鹛能将叫声中相同的声音元素以不同方式编排,来产生两种功能迥异的发音。斑鸫鹛也显露出用两种相同的声音做出这种编排的能力。历史研究认为,这些能力极度有限,基本上是弥补这些动物发声能力上的缺陷。
- 与此不同的是,2025 年发表的一篇文章称,在 8 个月间追踪刚果的野生倭黑猩猩群,记录到 700 次不同发声和倭黑猩猩在发声前后、发声过程中的行为,发现许多叫声是两种不同叫声的组合,计算机识别出三种非简单叠加含义的组合模式,可能是对偶码的原始形式。这有待进一步研究。DOI: 10.1126/science.adv1170
- 人与倭黑猩猩的最近共同祖先也是人与黑猩猩的最近共同祖先,生活在距今约 700 万年前。
- 基因方面,多国研究人员测序并比较了代表鸟纲主要目级分类的 48 种鸟的整个基因组,发现鸣禽、鹦鹉、蜂鸟等鸟的声音学习能力在鸟纲历史上演化了 2 到 3 次,每次涉及的基因都和人发声涉及的基因相似;在学习声音的鸟和人的脑中有 50 多个基因显示出类似的活动模式(表达水平的上升或下降),这些基因参与在运动皮层神经元与控制发声肌肉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突触连接。其他鸟和非人灵长类动物的脑没有这种模式[1]。
- 另外,人 NOVA1 基因的 I197V 突变导致的剪接变化可能提供了额外的声音复杂度(Tajima Y, Vargas CDM, Ito K, et al. A humanized NOVA1 splicing factor alters mouse vocal communications. Nat Commun. 2025;16(1):1542. Published 2025 Feb 18. doi:10.1038/s41467-025-565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