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智慧交通大突破!AI赋能交通管理,未来出行更智能!
更新于:2025-03-25 22:09:36

最近,青岛市交通运输局推出了一项令人瞩目的创新举措——“交通运输多模态大模型系统”。这个系统的推出,标志着智慧交通领域的新突破。通过深度融合交通运输知识图谱与业务应用场景,这一系统不仅能在交通执法、公共出行服务和交通项目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还为整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这一系统由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主导,联合多方力量共同完成,包括青岛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市交通运输公共服务中心以及市交通科学研究院。系统的基础架构依托于青岛执法支队的指挥平台,结合本地算力资源,部署了多个先进的开源大模型,如DeepSeek-R1和通义千问2.5。配套的知识库和训练开发环境使得系统的工作流程得以顺利实现——从“语义理解”到“知识检索”,再到“多模态比对”和“结果生成”,整个过程都高度智能化。

首先,系统中的“智法”智能体可谓是智能交通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设计理念是将智慧化手段与法治建设紧密结合,打造出一整套智能功能——从智能检索、智能审查,到智能画像、智能训练,应有尽有。这些功能的推出,极大提高了交通执法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执法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通过“智法”智能体轻松查询到80余部交通运输领域的法律法规和700多项裁量基准,帮助他们快速做出决策。在处理案件时,系统不仅能够对现场笔录和询问笔录等法律文书进行智能审查,还能自动生成调查报告和结案报告。而在热线办理方面,系统会自动解析转办的投诉内容,并将其转化为结构化数据,进而关联相关业务数据库,为投诉对象提供精准画像分析。

目前,“智法”智能体已在港政、航政、运政、路政以及交通工程质监五大领域全面推广。更值得一提的是,执法支队还将举办一场“人工智能+执法”的模拟办案对抗赛,通过这场比赛来检验人工智能辅助执法的能力。这一举措无疑是智慧执法的一次大胆尝试,也为未来更多领域的智能化提供了宝贵经验。

除了执法领域的创新,青岛交通运输局的另一个亮点是“数见”智能体的应用。这一智能体可以预测未来1至2年内的交通运行状况,包括民航旅客吞吐量、铁路旅客到发量以及高速公路的车流量等80余项综合交通指标。这些预测数据为行业管理部门提供了提前决策的依据,帮助他们未雨绸缪。

更重要的是,“数见”还能够通过精准分析预测哪些高速公路的路段或交通节点容易发生拥堵或交通事故。通过该系统发布的预警信息,公众可以及时了解交通状况,从而做出更加合理的出行安排。无论是通过网站、电视、广播,还是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号,相关预警信息都能迅速传播,为公众提供一站式的综合交通信息服务。

对于市民而言,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实用的工具,特别是那些需要频繁出行的居民。通过智能化的交通数据分析,他们可以更好地规划出行路线,避免高峰时段的拥堵,节省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是“云审”智能体。这一智能体专注于项目设计方案的智能审查,它依托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政策法规、行业标准以及设计模板等内容,构建了专属知识库。通过智能化的多维审查,系统可以迅速对设计方案的结构、内容进行审核,显著提升了项目审核的效率。

除此之外,云审还结合了综合立体交通产业图谱和招商大数据平台,帮助精准分析企业画像,为交通产业的精准招商提供有力支持。这一功能特别适合那些涉及大规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通过智能化的审查和精准分析,项目设计的合理性得到了更有力的保障。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不仅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还在推动交通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方面注入了新的动力。未来,青岛交通运输局将继续深化大模型与交通运输领域的融合创新,进一步挖掘AI技术在综合交通规划、行业监管、行政执法、运行监测、政务服务以及辅助决策等方面的潜力。通过这些创新举措,青岛不仅能够提升交通运输效率,保障公众安全,还将推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青岛的这一创新之举,值得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交通领域借鉴。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入融入,传统交通管理模式将被彻底颠覆,未来的交通将不再是单纯的“道路”与“车辆”之间的关系,而是一个智能化、数据化、全方位连接的生态系统。这无疑是交通运输行业的未来,也是每一个出行者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