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怎样预防脑梗?掌握这5个生活习惯,改善脑部供血不足问题!
更新于:2025-04-14 09:29:35

脑梗塞,作为我国居民死亡的首要原因,尤其对中老年人群体构成了严重威胁。即使幸存下来,其后遗症也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预防脑梗塞的关键措施在于消除那些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及其斑块形成的因素。这并非仅靠药物治疗就能完全解决的,还需要从日常生活细节入手,采取预防措施,尤其是要做好五项基本工作。

首先,保持合理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日常饮食应注重清淡少盐、减少油腻食物的摄入,同时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摄入量,确保每天摄取足够的蔬菜和水果量达到一斤半以上。

其次,坚持每日适量运动。每次运动应达到出汗的程度,并持续30至45分钟。

再者,必须戒烟限酒。坚决避免吸烟,尽量不饮酒;如果饮酒,应限制低度白酒的摄入量不超过二两。

另外,保持规律的睡眠模式也非常重要。确保每晚获得7至9小时的充足睡眠,避免熬夜。

最后,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以便及时发现并早期干预健康问题。特别是要重视控制与血管病变密切相关的指标,如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尿酸等。

回顾一下自己,这五项关键措施你都做到了哪些呢?

此外,由于大脑是人体的活动指挥中心,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精神不振等症状。除了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外,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动作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大脑供血量。这里为中老年朋友推荐两种有效的小动作。

第一种是耸肩动作。用力将双肩向上提起然后缓慢放松,重复此动作,每次持续5分钟,可以在早中晚任何时候进行。这个动作利用颈肩部的肌肉群为颈动脉血流提供动力,有助于加速血液流向大脑,改善脑血管供血。

第二种是空手紧握拳头的动作。伸展双手,用力握拳然后松开,反复进行,每次持续3至5分钟,随时都可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是大脑功能健康的体现,而手掌上有许多敏感穴位,受到刺激后能够向大脑发送信号,增强其调节气血的功能。

这两个简单易行的小动作,随时随地都能轻松实践,对于养生保健具有不小的益处,建议中老年人经常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