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竹县稻虾产业蓬勃发展
更新于:2025-04-14 13:50:44

本文转自:达州日报

小龙虾养殖场。

本报讯(记者 曹芮铭 通讯员 陈阵锋 摄影报道)近日,在大竹县乌木镇广子村,天还未完全亮,养殖户彭明国就已穿着下水裤,拖着塑料筐,熟练地打捞起昨晚下好的地笼。他满脸笑意地介绍道:“一笼最多能收获30斤小龙虾,这段时间正值收获旺季,我每天差不多能捕捞200余斤。”

今年3月,彭明国通过土地流转,投身110亩小龙虾养殖产业。从投苗到收获,仅仅用了1个月时间。“当时投入4000斤虾苗,花费约10万元。”尽管彭明国拥有一定养殖经验,但首次大规模发展小龙虾产业,仍让他有些忐忑。“技术和管理方面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不过,我十分看好小龙虾养殖的前景。这批虾预计能带来20万元收入,虾收完后就种稻谷,稻谷收割后还能再养一季冬虾,明年我还要继续扩大规模。”

大竹县作为全国百强渔业大县、四川省渔业重点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稻渔产业发展,将小龙虾纳入“稻麻茶竹椿虾”农业六张特色产业名片重点培育,全域推广“平田养殖模式”。截至2024年底,全县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3万亩,年产小龙虾300万公斤、稻虾米1500万公斤,综合产值达1.6亿元,亩均产值超5000元。目前,大竹县共有稻虾养殖业主852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不仅经济效益显著,还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据大竹县水产发展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普通稻田相比,该模式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50%以上,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土壤肥力,提高稻虾品质。

今年,大竹县委、县政府出台《大竹县稻渔产业发展九条措施》,对稻虾综合种养殖业主的土地流转费、购苗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小龙虾参保费、排灌电费、贷款贴息等给予补贴,鼓励养殖业主扩大生产规模。同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企业”等产业化经营模式,通过订单、合作经营等方式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建一个龙头、强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点绿成金 兴竹富民
点绿成金 兴竹富民
2025-04-07 08:2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