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就智能运输机器人“小巨人”
更新于:2025-04-14 14:50:20

本文转自:山东工人报

山东天河科技打破国外对核心部件技术封锁

铸就智能运输机器人“小巨人”

  本报通讯员 燕飞 戴梅

在山东邹城的天河科技装配车间,智能运输机器人沿轨道精准配送部件,矿用铣刨机器人正进行毫米级作业调试,数字孪生平台上跳动的数据流实时映射着井下设备的运转状态——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在煤矿智能化装备领域书写着“从跟跑到领跑”的突围篇章。

“点击屏幕即可指挥井下 ‘钢铁军团’。”在天河科技远程操控中心,董事长田胜利轻触控制屏,掘锚护一体机随即启动截割作业。这台集成掘进、支护、钻探功能的智能装备,通过悬臂式主体创新设计,内置油路式自动锚杆钻机等核心技术,实现煤矿掘进从“人海战术”向“智能协同”的跨越式升级。

面对煤炭资源枯竭与安全生产的双重挑战,天河科技自2013年起锚定智能化转型。2019年国家煤矿智能化政策出台后,企业将年营收的12%专项投入研发,组建多学科交叉团队,联合西安科技大学等高校,历时三年攻克数字孪生与虚拟仿真技术难题。“我们打破了国外对核心部件的技术封锁。”田胜利手持自主研发的智能钻机部件介绍,该设备通过煤体压力实时监测、扭矩自适应调节系统,使冲击地压区域作业效率大大提升。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背景下,天河科技的创新方法论逐渐清晰:近四年累计投入研发资金1.1亿元,在济南、徐州设立研究院,与6所高校建立“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企业还独创“揭榜挂帅”机制,由青年工程师牵头攻关高精度定位、多机协同等关键技术。

站在数字孪生平台前,田胜利凝视着实时更新的数据图谱:“十年前我们解决机械化,现在聚焦‘数据驱动决策’。”随着国家智能化矿山建设提速,天河科技正研发新一代矿山智能操作系统,通过AI算法优化掘进路径规划,大大提升井下作业无人化率。

技术突破催生显著市场效应。天河智能装备已在中煤集团、陕煤集团等龙头企业规模化应用,2025年订单排至第三季度,预计全年煤矿机器人板块收入将突破10亿元。从煤机装备制造到智能系统服务,天河科技以持续创新诠释着传统产业升级的路径——在这里,每项技术突破都在重塑矿山安全边界,每次模式创新都在定义行业未来标准。这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之路,因科技赋能而愈加清晰。

你的腰还好吗
你的腰还好吗
2025-03-25 11:01:24
拎包入住开“盲盒”
拎包入住开“盲盒”
2025-03-25 11: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