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少芬、张晋现状曝光:一家五口蜗居80m²公寓,孩子睡上下铺,背后的真相让人震惊
更新于:2025-04-15 17:50:59

前段时间刷手机时,我无意间看到了一段采访视频,着实让我吃了一惊。

视频里,主持人用一种带着明显嘲讽的口吻问蔡少芬:“你怎么住得这么差呀,房子就只有80多平?”

80平?

看到这儿,我满心诧异。

要知道,蔡少芬和她老公张晋在娱乐圈那可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凭他们的经济实力,住个800平的大房子根本不在话下,怎么会选择住在这么小的公寓里呢?

一开始,我还寻思着蔡少芬夫妇是不是有什么难言之隐。

可万万没想到,她特别激动地回应主持人:“我这80平的房子那可是豪宅,如今都价值3000多万了。”

这话一出来,我又一次被惊到了。

大家都清楚,在内地,像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城市,房价高得离谱,每平方动不动就是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就算在这些一线城市,3000万也能买到一套相当不错的房子了。

当时我就忍不住想,难道蔡少芬被骗了?

其实并非如此,只因为这套所谓的“豪宅”位于寸土寸金的香港。

后来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蔡少芬曝光了自己这套“豪宅”的模样。

房子面积不大,装修也很朴素,没有奢华的装饰,却处处透着温馨。

由于空间有限,两个女儿只能睡上下铺

孩子的玩具房是在空中搭建的一个小阁楼,里面堆满了女儿们心爱的毛绒玩具。

小公主们可以顺着软绳梯爬上去玩耍,也能在阁楼下荡秋千。

 

客厅面积相对大一点,但也堆满了各种物品,显得有些拥挤。

厨房和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差不多,有看起来挺高端的抽油烟机、简约的橱柜、黑色仿大理石的台面,还有不锈钢炒锅和蒸锅等。

看到这里,估计很多人都会心生疑问:明星不是都很能赚钱吗?为什么不换个好点的房子呢?

大家可能有所不知,香港的人均居住面积只有4.7平米,而蔡少芬一家五口,人均居住面积高达16平米

在香港,他们这样的居住环境已经算得上“奢侈”了。

而且,她说的是实话,这套只有80平的小公寓,对很多生活在香港的人来说,是一辈子都难以实现的梦想。

 

香港女孩独居8m²老破小

让人窒息 

 

说到香港的居住情况,前些年我听说香港有一处房屋售卖,面积仅仅10m²。

可就在这狭小的空间里,厕所、厨房、床等生活设施却一应俱全。

10m²是个什么概念呢?

在香港,“猪”的平均居住面积能达到5 - 9㎡

一个标准车位的面积是15㎡

也就是说,有些人辛苦打拼,最后居住条件连头猪、甚至连个车位都不如。

但为了能在香港立足,很多人还是把自己的全部积蓄都投入到这10m²的空间中。

之前我还刷到一位叫阿樱的博主,她真实记录了自己在香港劏房里的生活。

可能有人会好奇,什么是劏房呢?

“劏”有剖开的意思,简单来讲,劏房就是把房屋分割成更小的居住面积

在香港,很多基层市民收入低,最低工资大概在5000 - 7000港元,这么点收入根本承担不起宽敞房子的房租。

所以,房东就把房子分隔开来,以满足住户的需求。大部分住户的劏房面积只有7 - 13㎡,阿樱的房子是8m²。

乍一听好像还行,但这8m²里,包含了玄关、厕所、烹饪区、办公区、睡床、书桌、钢琴、衣柜等很多功能区域。

整个房子总宽度只有1.8米,身高1.5米的阿樱,双臂展开几乎就能占满整个宽度。

因为房子面积太小,做饭只能在厕所进行,睡觉的时候还要对着马桶。

打开冰箱时,她只能蹲着,伸长胳膊从门缝里拿取物品。

而且,家里的每个缝隙都被充分利用起来。

比如,仅半平方米大的橱柜,台面上堆满了厨房用品,水槽下方也塞满了各种生活小电器。

很多网友说,光想想那画面都觉得喘不过气。

可就是这样让人窒息的房子,阿樱已经住了3年,甚至还挺满足。因为在香港,还有很多人连这8m²的空间都没有。

 “棺材房” 

除了劏房,香港还有一种特殊的房屋叫“棺材房”。

从名字就能想象到,它的形状和棺材差不多,居住条件比劏房还要差。

这里没有独立的厕所,也没有厨房,就是用四块木板围起来的一个狭小空间。

很多人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都会想起赵本山小品里的一句话:“房子修得再好那是个临时住所,这个小盒才是你永久的家呀。”

棺材房的出现,是因为横向空间没办法再切割了,所以只能纵向分离。

这里的房间平均面积只有1.5㎡,比双人床还小,可一个月的租金却要1500 - 2000元左右。

在棺材房里,个子稍微高一点的人,腿都伸不直,进出都得小心翼翼、“卑躬屈膝”,这情形就像生活的无奈。

更让人痛心的是,有4万名儿童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

电影《一念无明》中,曾志伟扮演的父亲和患有躁郁症的儿子就住在劏房里。

在劏房拍摄了十几天戏后,曾志伟对媒体感慨地说:“住在劏房里,再豁达的人慢慢都会受不了。戏里我已经算幸运的,房间还有窗户,但现实中很多房间连窗户都没有。”

 “蜂巢房” 

另外,香港还有一种叫“蜂巢房”的地方。

从外观上看,它就像蜂巢一样,房间密密麻麻地挨在一起,只用简单的铁丝网隔开,一点隐私都没有。

又因为它的外形像“鸟笼”,所以这里也被称作“笼屋”,住在里面的人被叫做“笼民”。

原本“笼中之鸟”只是个形象的比喻,可在香港,它却成了现实。

和棺材房不同的是,住在这些笼屋里的,大多是无亲无故的老人,或是收入微薄、连高房租都付不起的最底层劳动者。

即便条件这么艰苦,一个月的租金也得1200元左右港币。

在香港,很多人看不起“笼民”,可他们不知道,在“笼民”心中,把床用铁网封闭上锁,这个小小的空间就是他们不至于流浪街头的“家”。

北岛有一首著名的诗,题目叫《生活》,内容只有一个字:“网”

我们永远无法完全知晓生活这张大网到底有多残酷、多复杂,每次揭开它的面纱,都会让人触目惊心。

有人可能会问:既然生活这么艰难,为什么不换个地方生活呢?

可谁又能保证,换个城市就一定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呢?毕竟,每个城市都有一群同样为生活拼命奋斗的人。

就像电影《功夫》里,包租婆的地盘在现实中是真实存在的,它被称为“猪笼城寨”

每层楼都由长长的走廊连接起来,楼道内侧是一个个房间。

整个公寓呈筒圆形,就像一座古罗马斗兽场。

在院子中间,会被周边呈土灰色的五层楼房团团围住,仿佛置身于“围城”之中。抬头仰望,天空就像坐井观天一样狭小。

记得有一部纪录片叫《北京鼠族》

“鼠族”是对那些住在地下室的北漂们的一种调侃。

因为收入不高,却又怀揣着留在帝都的梦想,他们只能像老鼠一样,成群地生活在地下室里。

他们的头顶上方,可能就是“光鲜靓丽”的咖啡厅、寸土寸金的商场,仅仅隔着一层地板,却仿佛隔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洗漱池是公用的,环境肮脏又潮湿,洗碗、洗澡、洗衣都在这一个地方。阴暗潮湿的楼道里,衣服晾上好几天都干不了。

谁都知道地下室脏乱差,还存在安全隐患,可这里却是无数寒门子弟和外来务工人员唯一能负担得起的落脚之地。

夜幕降临,高楼大厦灯火辉煌,不远处却是破旧简陋的居所。

或许有人会说,人生要及时行乐,别太为难自己。但每个人对生活的追求都不一样。就像电视剧《蜗居》里,海清扮演的海萍,她和丈夫省吃俭用,每天骑自行车上班,只为了一个月能省下33块钱。

他们的梦想,就是攒够首付,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所以,无论是“笼民”还是“鼠族”,不管是“棺材房”还是“猪笼城寨”,他们都不应该被人轻视。

毕竟,有梦想的人,谁都了不起。

在那窄窄的空间里,即便有很多不如意,大家依然在咬牙坚持。

因为他们相信,只要有光能照进阴暗的角落,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谁还在县城买房?
谁还在县城买房?
2025-03-25 01: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