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mi Malek:New Identity 拉米·马雷克:新身份
更新于:2025-04-19 00:28:33

“我一直在努力打破我眼中的‘好莱坞刻板印象’。”   面对面说话的时候,你不由会被拉米·马雷克(Rami Malek)那双大而圆的眼睛吸引,这让他看起来格外温和而诚恳。最近,他主演并担任制片人的电影《谍网追凶》(The Amateur)正式上映,他显然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聊聊“制片”这个新身份,以及往前又迈进一步的兴奋。

“非典型”的复仇故事

马雷克所说的“刻板印象”包括多重意思:比如,他的埃及裔身份,很早他就告诉经纪人,“我再也不会接那些延续对中东人负面刻板印象的角色”;又比如,神秘又强大的反派,他在007电影《无暇赴死》中扮演的恐怖分子路西弗·萨芬(Lyutsifer Safin),试图“清洗”并统治世界,即使这一次在电影中扮演的查理·海勒(Charlie Heller)也是一个IT男,但他内敛的外表下有近乎疯狂的复仇心,是个孤身踏上复仇险途的高智商解码员,这个人物,与马雷克在电视剧《黑客军团》(Mr. Robot )中扮演的艾略特·奥尔德森 (Elliot Alderson)(他因此赢得了第68届黄金时段艾美奖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那个患有社交焦虑症和慢性忧郁症的程序员截然不同。

当然,人们多少也会对这位拿下过奥斯卡最佳男主角荣誉的演员有更高的期待。2019年,马雷克凭借电影《波希米亚狂想曲》 (Bohemian Rhapsody)中 对 皇 后 乐 队(Queen)主 唱 佛莱迪·摩克瑞 (Freddie Mercury) 惟妙惟肖的塑造,捧得了“小金人”奖杯。之后他的作品数量并不多,除了萨芬之外,他只在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导演的电影《奥本海默》(Oppenheimer)中客串出演了大卫·希尔 (David Hill)一角。他显然谨慎地思考下一步的计划,并一直在为之努力。

“我已经为这个项目准备很长时间了,一直满怀激情。”他露出释然又骄傲的表情,“是的,看到自己在一部动作片中担任主角,我觉得这是相当意外的。”但他的责任不仅仅在于塑造好海勒这个人物,而是要为整个项目找到合适的团队。

他很欣赏导演詹姆斯·哈维斯(James Hawes)执导的谍战电视剧《流人》(Slow Horses),所以哈维斯就成了《谍网追凶》导演的不二人选。“我也希望能联系到一些我非常喜欢的演员——我不会请求帮助,也不会随便打电话,除非我认为这值得他们的时间。”

片中海勒的妻子莎拉 (Sarah) 由美国女演员瑞秋·布罗斯纳安(Rachel Elizabeth Brosnahan)扮演,她曾凭借出演系列剧集《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The Marvelous Mrs. Maisel) 中麦瑟尔夫人 (Mrs. Maisel) 一角,获得了金球奖、艾美奖等一系列重要奖项的最佳女主角。“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一直在聊什么时候可以合作一把。”扮演神秘特工“寄生物(Inquiline)”的爱尔兰女演员凯特瑞娜·巴尔夫(Caitríona Balfe)和他也同样有类似的交情。

“ 我与乔·博恩瑟 (演员Jon Bernthal,剧 中 扮演苍熊一角) 的友谊始于我们一起拍摄电视剧《太平洋战争》的时候, 和劳伦斯·菲什伯恩(演员Laurence Fishburne, 剧中扮演铁教头亨德森一角)长久以来都互相欣赏。谁会不欣赏劳伦斯·菲什伯恩的表演呢?通常来说,我不太会被别人身上所谓的‘明星感’震慑住,但劳伦斯的魅力真的让我心服口服。”

《谍网追凶》看起来是一个复仇的故事:才华横溢但性格内向的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解码员查理·海勒在妻子不幸遇害后,想要亲手解决那些杀害妻子的凶手。但马雷克认为“复仇”不该是这部作品的唯一标签。“我甚至和制片方讨论过,不一定要将这个故事归类为‘复仇’或‘报复’的故事。”

他希望更突出海勒的本质:一个追求正义的人。“我认为这就是他作为一个人所固有的特质。他身上有一种伟大的正直感,我在重写剧本时一直试图融入这一点。通常我们会将那些智商高、脑子灵活的人与情感智商不相匹配的情况联系在一起,但我希望海勒在惊人的智商之外,拥有一颗悲天悯人的心。”

马雷克没有让故事走向单纯“以牙还牙”的爽剧风格。海勒智商高达170,且有中央情报局多年的工作经验,但他复仇的一路,却充斥着彷徨、犹豫和惊慌失措,近似逃亡―他没有“上帝视角”,也没有无所不能。这一切的前提是马雷克试图贯穿在影片中的疑问,海勒到底秉承怎样的道德观?

“对海勒来说,他的情感深度与他分析信息和情报的能力是相当的。他进入中央情报局时,有时能够很好地处理这两者,有时则不能。但这使他显得非常人性化。他知道自己必须在某些黑暗中周旋,但他会将这些保留在心中。”

马雷克和导演哈维斯以及制片方的讨论,还包括他真的想制作一部“不需要展示枪支暴力的电影”。“我们确实会看到暴力,但这是一个在过程中质疑自己行为的人。海勒的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人,帮助他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后果,包括‘他是谁’,以及他的未来:这值得吗?是否有其他方式?是否有替代方案?与此同时,我们也在问自己,必须制作一部大型动作片吗?”

马雷克对结果表示满意。“这部作品包含这种类型片里观众所期望看到的所有元素,甚至更多,因为我们以非常巧妙的方式呈现了这一切。我们也深入探讨了‘如果将某人从地球上真正移除’所需的心理因素,无论是咫尺之间的对决,还是远距离的谋划。做这样的决定和相应所需要采取的行动,包含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为这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业余”到“专业”

从决定要启动这个电影项目开始,马雷克和团队就定下了“The Amateur”的名称。直译来说,“业余者”更能体现海勒这一路的成长,“这个名字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对他本人来说,这好像是一个比喻,见证着马雷克的身份转变。

《谍网追凶》的剧本修改了很多稿。“坦白说,这是一个关于开发某个项目的教训。”在读第一稿的剧本时,马雷克意识到它存在着种种缺陷,“当时我并没有爱上它。我知道它有特别之处,但作为制片人,我觉得它还需要修改和丰满,需要某位编剧来做合理的调整。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原本的故事会流失一些优秀的元素,但同时它也会增加新的闪光点。这个过程是一种反复的交流。”

拍摄时,演员们收到了很多页不同颜色的纸张,这意味着故事经过了重重修订。马雷克听说,克林特·伊斯特伍德(Clint Eastwood)会坚持用最原始的剧本,“他总说白色意味着第一版”,但这次团队里的演员愿意与他共同探讨并接受最新的版本。“我始终保留着这个剧本的每个版本,这样我可以每天回去参考比对,确保我们得到的是最佳版本。而菲什伯恩在这方面非常出色,他有着过人的记忆力。有时我会说:‘嘿,这里有一句来自之前版本的精彩台词。’他会问:‘为什么它不在电影里?’我说:‘现在这句话被加回去了,你放心。’”

电影在伦敦、巴黎、罗马、布拉格等多座城市取景,从惊险刺激的环球追凶,到狂奔于异国街头的追逐与搏杀,以及令人屏息的高空泳池爆裂,肾上腺素飙升的压迫感贯穿始终。但这也意味着,身为制片人,马雷克需要考虑预算的问题。

“我们算是有比较充足的预算。故事的大部分发生在伦敦,所以为什么不把那里作为我们主要取景地呢?但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缩短拍摄天数,虽然那里可以享受到税收方面的优惠,但也会提高拍摄的成本。”马雷克想把预算尽可能用在刀刃上,这次他云集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摄像师和艺术部门人员”,“他们从任何层面来看,都是世界级的行业精英,这正是我作为制片人所追求的团队。在这个班底的基础上,我们也吸引到了一批特别优秀的演员,一切都源于一个完善的起点”。

但在多地移动取景,多少还是让他感觉到了一些压力,他要想尽办法因地制宜。“法国的摄制组非常出色,那个团队规模较小,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快速移动。幸好我们有摄影总监马丁·鲁(Martin Ruhe),他是一位出色的摄影师,拍摄时总是扛着摄像机和我们共进退。我很快就意识到,即使他不一定能预见到演员的每一个动作,但他始终与我们保持同频,整个过程就像是我们共舞了一场芭蕾。”

马雷克也不得不暂时放下他的“完美主义”,接受现实。“你总是希望能再多拍一条,以确保安全,但有时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已经拍到了所需的镜头。身份的改变,就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挑战,这就是生活。”不过每天都要时刻盯着预算数字,也帮助马雷克在塑造海勒这个人物的时候增添了真实的焦虑感,“一个项目中你要同时承担两个角色的时候,这必然是一种挑战。但我喜欢挑战,也喜欢带着整个剧组移动。”

真正的信心

回到表演本身,这或许是我们可以对马雷克最放心的部分。他对于每一个角色的准备,几乎都到了执着的地步。在《波希米亚狂想曲》还未正式确定拍摄前,马雷克就为自己定制了复制摩克瑞口腔形状的假牙―包括四颗额外的牙齿。那时他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否会获得那个角色,但如果机会真的出现,他希望自己能处于一个足够舒适的状态来接受挑战。“对我来说,戴上那些假牙,提前一年开始某种类似排练的过程,我心里会比较有底。”

他进行了声乐课程和大量的影片研究,其中包括摩克瑞母亲的讲话。马雷克分析研究了她的口音,因为这可能影响了摩克瑞的说话方式,即使呈现的效果可能微不足道。马雷克把这些准备工作视为“值得”和“理所当然的”,“我只是想做好我的部分。的确有人说,有时我的准备有点过于充分了”。

在拍摄《波希米亚狂想曲》的过程中,马雷克已经逐渐展露出他作为一个团队领袖的潜质。第一任导演布莱恩·辛格(Bryan Singer)因未能按时回到片场和多次缺席而在拍摄接近尾声时被解雇,马雷克找来了德克斯特·弗莱彻(Dexter Fletcher)接手这个项目,这位由演员转型为导演的英国人到达现场时,他发现马雷克是整个团队得以团结的核心人物。

弗莱彻在采访中曾提到过这一点。“我很快意识到,拉米凭实力成为领导者。这并不是因为他扮演的是主唱佛莱迪,而是因为他的同情心和关怀,以及那种包容和支持的特质,赢得了所有人的信任。”

对于角色非同一般的付出,不仅因为马雷克的责任心和对表演的热爱,他并不是那种一炮而红、拥有至高起点的幸运儿,每一个微小的成绩,对他而言都弥足珍贵。他的父母是从埃及到美国的移民,他们对马雷克的期望是他可以成为一名律师,或者从事某种稳定的职业。当马雷克意识到自己对表演的痴迷时,父母表现出过不安。“他们走了那么远,工作那么努力,我从事表演的话,好像是对他们付出的否定,是一种辜负。”

在某次采访中,马雷克准确无误地背出了他拿到的第一个剧本的第一句台词,虽然那已经是20多年前的事了。在真正成为演员前,马雷克经历了漫长而挫折的一路:从大学毕业后,踌躇满志的他从洛杉矶搬到了纽约,试图寻找戏剧方面的机会,意识到追梦失败后,他搬回洛杉矶,和父母同住,同时在餐厅打工,送外卖时,如果他觉得订单可能被送到导演或制片手上,他还会在里面偷偷加上自己的简历和照片。

在他心灰意冷,打算去考房产经纪人证的时候,得到了第一个试镜。那源于一个选角导演的电话,对方问他是否是拉米·马雷克的经纪人,他说“是”,然后被对方发现他就是马雷克本人。他请求对方给他一个机会,于是有了电视剧《吉尔莫女孩》(Gilmore Girls)中的3句台词。入行后,马雷克埃及裔的背景也让他深受限制,找到他的往往是那些无足轻重的小角色,或是带着典型刻板印象的中东人物角色。

《黑客军团》让马雷克终于成为“被看见和被尊敬的演员”,但移民家庭的背景、从业以来收到的各种拒绝和否定,让他依然无法摆脱儿时起就有的身份困惑。佛莱迪·摩克瑞这个角色成了转折点。起初马雷克并不相信自己可能演好这样一位传奇音乐人,但当他发现摩克瑞在非洲和印度生活过,然后移民到英国,年轻时对自己的身份同样感到矛盾时,他有了真正的信心。

“摩克瑞的原名叫富鲁科·布尔萨拉(Farrokh Bulsara)(他出生于东非坦桑尼亚,原为印度波斯民族,名字也是波斯语),这个发现对我极具冲击力,正是这一点让我敢说:‘我能做到!’我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他是如此坚定、真实、真诚,这就是你在舞台上看到的摩克瑞,他就是他自己,如此完美、如此美丽,他看向观众,说:‘你们也有自由去做同样的事情,所以我会享受这个并继续这样做。’”

马雷克还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去好莱坞的情景:15分钟的车程里,他经过了穆赫兰公路,然后到达了日落大道。之前他并不知道这一切的存在,之后这成了他的向往、目标和梦想。他已经证明了自己身为演员的实力,但他还有更长的路要走,更高的山要攀登,他会继续拥有新的身份。

摄影

©Greg Williams/AUGUST Image, LLC

采访、撰文 穆森

统筹、编辑 暖小团

美术编辑 李翘楚

特别鸣谢 迪士尼影业

黄油年糕,快凉了?
黄油年糕,快凉了?
2025-04-10 23:47:01
有钱人的穿衣鄙视链
有钱人的穿衣鄙视链
2025-04-11 02:2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