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中学的高中生郑茜兮站在台上,读着自己的诗《心安》,声音清亮,像春风拂过。台下坐满了学生、老师,还有家长,大家静静听着,掌声一阵接一阵。这是4月19日保定“世界阅读日·古城春天读诗会”的现场,50多个孩子轮番上台,分享自己的原创诗歌,个个都像在诉说心里的小秘密。
这场活动在保定市第十七中学举行,来的可不只是高中生,还有小学生、初中生,甚至大学生。河北小学、莲池区第一实验小学、保定中学、河北大学等9所学校的学生都来了。他们带来的诗五花八门,有写大自然的《树上的生命》,有回忆童年的《两条小鱼》,还有感叹历史的《大秦兴亡录》。每个孩子读完,都会说说自己写诗时的想法,台下的大人小孩听得入迷,时不时爆发出笑声和掌声。
这场读诗会不只是孩子们展示才华的地方,还有不少“大咖”来捧场。儿童文学作家贾为把自己的作品集送给了读诗的孩子,鼓励他们多读书、多写诗。河北大学的张芳教授和评论家吴媛也来了,他们点评得特别用心。张芳说,小学生的诗充满童真,像“弟弟的小脚丫是两条活泼的小鱼”,读着就让人会心一笑;中学生的诗开始思考成长和亲情,比如《心安》里写祖父摇蒲扇的画面,温暖得让人鼻头一酸;大学生的诗则更深沉,探索青春和内心的迷茫,像《梦呓》里写黄昏和泪痕,带着点哲学的味道。
为什么要办这场读诗会?主办方“诗选刊·保定读创空间”说,他们想让孩子们在世界阅读日这天,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想法,也让更多人爱上阅读和写作。保定冀英第三小学的副校长孙志颖分享了学校的经验:他们让孩子一边读诗一边拍手、跺脚,甚至蹦蹦跳跳,像小鸟一样“飞”着读。这样的方式让孩子们觉得读诗像玩游戏,个个都抢着参与。她说,诗歌能让孩子的心灵更敏感,也能让他们学会用文字记录生活。
数据也能说明这场活动的火爆。主办方说,现场来了50多名学生、20多位老师和家长,还有10多位文学界的嘉宾。孩子们一共读了30多首原创诗歌,涵盖了自然、亲情、成长等主题。活动持续了整整3个小时,但没人觉得长,因为每个人都被诗歌的魅力吸引住了。
这场读诗会的成功,也离不开保定的文化氛围。保定是个历史悠久的城市,近年来特别重视文化教育。像这样的读诗会,已经不是第一次举办了。主办方说,他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更多孩子爱上文学,也让保定的文化名片更闪亮。这不只是一场活动,更是中国教育注重人文关怀的一个缩影,展现了国家在培养下一代上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