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成都石室中学的高三学生迎来了一场特别的成人礼。操场上,国旗升起,学生、家长、老师齐聚一堂,场面热闹得像过年。这不是普通的仪式,而是学生们从少年迈向成年的重要一刻,充满了感动和期待。
在文庙校区,仪式分了三个环节,最感人的是“以恩之名·感从心起”。学生和父母互换家书,写下心里话。有的学生写了自己对爸妈的感谢,有的父母写了对孩子的期望。现场不少人读着读着就红了眼眶,抱在一起。家书这东西,平时不常见,可一旦写出来,就像把心掏出来给人看,特别真。
有个家长写了一封“文言家书”,特别有意思。他叫张显国,女儿是高三学生。他用古文的风格,写了对女儿的骄傲,还夹杂着人生的大道理。信里没有华丽的词,但字字都透着爱。女儿读完,感动得不行,现场好多人都被这封信暖到了。这封信就像一座桥,把传统和现代、父母和孩子的心连在了一起。
仪式上,学校还给每个学生发了礼物。家长亲手为孩子戴上成人纪念徽章,徽章虽小,却像在说:你长大了,得担起责任了。每人还拿到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本书不是摆设,意思是告诉学生,成年后得懂法、守法,做个有担当的人。
北湖校区更有创意,弄了个“赠送锦鲤”的环节。锦鲤这玩意儿,在咱们文化里代表好运和坚持。学校希望学生们像锦鲤一样,遇到困难不退缩,逆流而上,最终“跃龙门”,考上理想的大学。学生们拿到锦鲤礼物,笑得合不拢嘴,现场气氛嗨到不行。
学校党委书记田间还给学生们上了一堂“成人第一课”。他讲得简单又实在,说AI时代,成年人不光要会用科技,还得守住本心。他希望学生们天真但不幼稚,热情但不冲动,冷静但不冷漠,懂得敬畏但不迷信。听完这话,学生们都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像被点了一把火,特别有干劲。
仪式的高潮是学生们走过“成人门”。他们穿着礼服,在父母和老师的祝福中,迈过那道门。门不高,跨过去却像跨进新的人生。家长们站在旁边,有的拍手,有的抹泪,老师们也在喊“加油”。这一刻,学生们不再是小孩,而是要为自己未来负责的成年人了。
总的来说,成都石室中学的这场成人礼,既有温度又有深度。它不光是学生们成年的标志,也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年轻人的期望。18岁,人生才刚开始,未来怎么样,取决于他们怎么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