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卡?无糖?瘦身?别让网红食品收割智商税
更新于:2025-03-24 11:41:26

本文转自:大连晚报

新华社北京

3月14日电

宣称“低卡、无糖、营养、瘦身”,近来一些网红食品打着健康卖点,迎合消费者心理,吸引了不少人跟风购买。但消费者需擦亮眼睛,识别这些营销噱头和文字游戏,保护自身权益。

最近,一种名为“干噎酸奶”的奶制品风靡网络,号称有较高营养价值,且低热量。经第三方实验室检测6款销量较高的“干噎酸奶”,结果显示样品中没有一款符合低热量。其中一款产品标注热量407kj/100g,实测778kj/100g;另一款产品标注脂肪1.4g/100g,实测12.8g/100g。检测结果远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允许的误差范围,涉嫌营养成分表虚标,此外也不符合低能量低脂肪的标准。

记者了解到,依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低能量要求为能量≤170kj/100g固体或≤80kj/100ml液体;低脂肪要求为脂肪含量≤3g/100g固体或≤1.5g/100ml液体。

某品牌一款名为“乳清蛋白面包棒”的面包,声称“和牛奶一样营养,比苹果还低的热量”。仔细查看配料表,实际添加的乳清蛋白含量只有0.4%。

某品牌一款“松茸酱油”的调味料,整个产品的标签和营销话术都在突出“松茸”加酿造酱油,让消费者觉得松茸才是主角,酱油是点缀。然而细看配料表,松茸的排位非常靠后,实际添加量很少。

连酵母都“卷”起来了。某品牌一款藜麦吐司面包外包装上描述“使用鲜酵母,活性高、风味足”。记者走访超市发现,不少品牌的面包外包装上都突出标明使用鲜酵母,售价也随之提高了。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告诉记者,其实鲜酵母、半干酵母和普通的干酵母都已经有商品化产品,各有优缺点,不能说没差别,但是差别不大。消费者不要被其营销噱头牵着鼻子走,影响自己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