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马斯克的spacex和贝佐斯的蓝色起源相互卯着劲儿的冲,在某些发呆的时刻还真想评估一下去火星生活这件事。
《在火星买房:太空移民计划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正是这样一本带着读者梳理这件事的书。全面,真的全面。
我能说我是被第三章详见图吸引进来的么
我把这部分摘出来了如图
满足一下大家的好奇心~
开发外太空的首要问题在于成本,作者在图
里列举了将物品送到低地球轨道的每千克成本,当重复使用运载火箭大规模应用之后,这个成本还会继续指数级降低。
那么当成本不再是核心问题之后,移民火星是否变得更现实了呢?
在“太空生理学”部分,作者就真空、微重力、太空辐射、创伤等方面进行了基本科普,其中很多细节蛮有意思:
脊椎会退化、拉长,带来骨质疏松、肌肉无力、背部酸痛;体液会向上移动,打破正常的水分平衡和血压;微重力甚至还会破坏视力,这是我之前没想到过的。至于在太空中养育胎儿,发育问题甚至畸形率都是更复杂的问题。
在这些个人生活的衣食住行之外,这本书还探讨了一些法理层面的问题。这部分让我想到16世纪大航海时代开启的那个疯狂、野蛮的年代,也让我想到对南极的瓜分,待同样的事情再发生在火星,感觉人类在这方面也没什么显著变化。
这部分比较有意思的是“太空国家”,有种思想实验变为现实的感觉:3kg重的卫星算国家吗?
作为国际法法人的“国家”应具备:拥有永久居民,拥有固定领土,拥有政府,拥有与其他国家建交的能力……
——看到这里,感觉思路一下子开阔了。如果能开办国家,感觉会比个人的吃喝拉撒更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