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身边故事”让群众“唱主角”
更新于:2025-03-24 11:46:42

本文转自:中国文化报

浙江省文化特派员发起“文艺导师共享计划”——

​“文艺+身边故事”让群众“唱主角”

俞  洁  本报记者  周传人

“我们首次发布了包含音乐鉴赏、舞蹈教学、声乐合唱等20余堂家门口的‘精品课’,不仅有贝多芬交响乐赏析等高雅艺术鉴赏课程,还有为基层群众量身定做的广场舞学习、流行歌曲演唱、越剧教学等,希望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坎里……”近日,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童家村文化礼堂热闹非凡,省级文化特派员、浙江《山海经》杂志社有限公司考级中心主任吴莹和她带来的“文艺导师共享计划”受到了当地村民的欢迎。

“文艺导师共享计划”由吴莹联合省级文化特派员,杭州爱乐乐团小提琴手、二级演奏员刘滟滟以及当地各级文化特派员等共同发起。首批文艺导师由来自小提琴、二胡、曲艺、书法等不同领域的8名文艺精英担任。他们将带着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走进基层,为培育、提升江北区基层文艺骨干、文艺团队业务水平作出贡献。

“去年经过老师的点拨,我们团队的节目效果大大提高,实现了质的飞跃,大家都赞不绝口,我们也很开心。”天水邻里合唱团团长缪晓春欣喜地说,“这次省级文化特派员携手行动,精准把师资、节目、活动送入基层,群众对此充满了期待。”

童家村是出过“一村两院士”的文化历史名村,素来传承着仁厚孝悌的家风。2024年,吴莹作为省级文化特派员被派驻到这里,在和当地干部、村民交流中了解到慈孝文化后,吴莹决定从“文艺浸润”入手,开启“家风流韵,爱在童家”慈孝乡村品牌建设项目。

自派驻以来,吴莹注重发挥省级文化特派员“朋友圈”的作用,一方面开通了“文艺资源直通车”,来自浙江省文联输送的文艺团队经常来“巡村”;另一方面让“输血”转化为“造血”,启动“我要上村晚”海选,对辖区村社的文艺力量进行了一次全面摸底,并发挥省、市、区三级文艺力量联动作用,逐个上门指导通过选拔登上村晚舞台的团队,获得了基层团队的欢迎。

江北区曲艺家协会主席孙健匀是童家村的“文艺村长”。他常常到村里与村民促膝谈心、拉家常,了解村民需求。在吴莹的联动下,孙健匀上接省文联资源、下接群众一线,编排村民喜欢的歌舞,策划村民喜欢的活动,村歌《爱在童家》、村舞《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沾泥土、带露珠的乡村主题文艺作品,用“文艺+身边故事”让群众“唱主角”,增强了村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吴莹表示,将继续推出文艺骨干培养计划“plus版”,携手文联、高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集合多方名师力量,深入基层送学上门,全面提升活动频率与覆盖范围,每周开展一次培训、讲座、艺术展演活动,推动“周周有活动,村社强队伍,节目创精品,文化工作多点开花”,进一步增强基层文艺的造血功能。

“我们接下来继续用好‘文艺导师共享计划’,建设区域‘大美育圈’,深入村社、企业、校园等地,广泛开展各类文化公益活动,为基层文艺赋能,让它们有更强的生命力。”宁波市江北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群众文艺团队天水邻里合唱团表演《世界赠予我的》等歌曲   宁波市江北区庄桥街道供图

天山深处的八卦奇城
天山深处的八卦奇城
2025-04-09 11:51:46
恩施山水行
恩施山水行
2025-04-09 17:5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