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源头到水龙头,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自来水是如何净化的吗?”3月22日是第三十三届世界水日和第三十八届“中国水周”,市自来水公司以“提升供水安全韧性 赋能超大城市治理”为主题,在沙坪坝水厂举行了水厂开放日活动。来自沙坪坝小学和育英小学的近50名师生代表们受邀走进厂区,近距离参观自来水制水工艺流程,引导学生们从小树立节水意识,养成节约用水好习惯。
▲2025年3月19日,市自来水公司沙坪坝水厂,沙坪坝小学的同学们正在参观平流沉淀池。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沙坪坝水厂取水的原水来自嘉陵江,将江心水通过深井车间提升至配水井,经过原水管道到达水厂。”市自来水公司相关负责人向师生们介绍说,原水到达水厂制水区后,经过混凝、沉淀,原水中的泥沙、大部分悬浮物得以去除,原水浊度大大降低。随后,上层清水经集水槽汇流,进入过滤工序。在进入清水池前,原水投加了消毒剂次氯酸钠,去除掉水中的细菌和病毒等。经过处理且达到国家标准要求的出厂水将通过二级泵房加压,经过输配水管网送到千家万户。
“同学们,水中的杂质形成大量颗粒过后会慢慢下沉,穿过沉淀池后前端还是有点模糊,到了后端水就会越来越清澈,这就是一个沉淀的过程……”小学生们在水厂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详细参观了自来水的制作出水过程,对自来水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2025年3月19日,市自来水公司沙坪坝水厂,沙坪坝小学的同学们动手做絮凝沉淀实验。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参观后才知道自来水在出厂前需要经历这么多道工序,我回去后要把这些知识告诉家人和同学,大家一起养成节约用水的意识。”沙坪坝小学四年级五班的王翊宸告诉记者。
除了学校师生,3月20日,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城市供节水领域专家学者及群众代表还分批次走进和尚山水厂,近距离参观自来水制水工艺流程。
“面对超大城市复杂的供水格局和170余万户的供水需求,我们持续加大基础设施改造,三年来更新、改造老旧管网98公里,新扩建20万吨井口水厂二期工程。”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颜高锋告诉记者,根据中心城区“总能力基本满足,区域不均衡”的供水现状,我市以长江、嘉陵江双水源为主,构建互联互通供水保障机制,形成成网成环、互联互通、互相保障,形成可分、可组、可控的供水安全保障网络。
▲2025年3月19日,市自来水公司沙坪坝水厂,沙坪坝小学的同学们积极回答节水知识。记者张锦辉摄/视觉重庆
目前,市自来水公司还完成了和尚山水厂、沙坪坝水厂、北碚水厂等智能水厂改造;在全面推进城市供水安全韧性建设上,建立了运转高效的供水应急体系,一旦出现长时间停水缺水现象,将实施各地管网紧急联动调水,有效保障市民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