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在养育孩子时感到心力交瘁,压力山大,可能会觉得问题出在孩子身上,但实际上,这很可能是您的期望值设定不当所致。
比如,您可能经常拿其他孩子作为标杆,来衡量自家孩子的表现。
在我带儿子去上体能课时,就目睹了这样一幕:一位妈妈不断用其他孩子的作品来批评自己的女儿,认为她画得不如别人好。然而,她忽略了其他孩子比自家孩子年纪大、学得久的事实。这种比较不仅无助于激发孩子的潜力,反而可能伤害她的自尊心。
孩子们最害怕听到的可能就是与“别人家的孩子”相比较的话了。
为何别人家的孩子能安静地坐着看书,而你却像猴子一样跳来跳去?
为何别人家的孩子能积极回答问题,而你却一声不吭?
为何别人家的孩子能吃完两碗饭,而你连半碗都吃不完?
许多父母将自家孩子与其他孩子进行无休止的比较,希望自家孩子能够达到同样的标准。这种不切实际的期望只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永远不够好,无法满足父母的要求。
又或者您总觉得孩子可以做得更好,永不满足。
例如,一个云南男孩期中考试取得了630分(满分700),这个成绩已经非常优秀,但因为他没有达到班级第一,被父母严厉批评并离家出走。
很多网友表示,如果他们的孩子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他们会非常高兴,而这对孩子的过高期望只会让他感到绝望。
还有的父母早早为孩子规划好了未来的模样,但这往往只是父母的一厢情愿。
日本教育家大川繁子曾指出,试图将孩子塑造成非其本性的模样是育儿中的一大痛苦。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之处,强迫他们成为我们心目中的理想型只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和反抗。
要缓解育儿焦虑,首先需要设定合理的期望。以下是两个重要的认知方向:
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尽管孩子如白纸一般纯洁,但他们的性格和能力各有不同。尊重并接纳这些差异是建立健康亲子关系的基础。
同时,了解孩子所处的发展阶段同样关键。明白孩子当前的成长任务和适当的教育方法,可以帮助您更好地支持他们的成长,避免不必要的比较和焦虑。
保持开放和接纳的心态,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在自己的节奏中绽放光彩。这样的态度不仅能减轻您的压力,也能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和支持的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