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标★ IPO 日报精彩文章第一时间推送
昆山海菲曼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菲曼”)似乎就是这样一家出海成功的公司。
日前,闯关北交所 IPO 的海菲曼更新了 2024 年年报,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 11.18% 和 24.27%,销售毛利率更是连年提升后高达 70.1%。
那么,海菲曼是怎样的一家企业,怎样实现“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成绩?IPO 日报带大家来看一看。
制图:佘诗婕
耳机发烧友撑了起来
资料显示,海菲曼成立于 2011 年 04 月,主营业务为自主品牌“ HIFIMAN ”终端电声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定位高端电声市场,致力于为全球用户提供 HiFi 级听音享受,目前已成为国内少数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电声品牌商。
发烧级耳机旨在为音乐爱好者、专业音乐人士等寻求优质聆听体验的用户提供卓越的音频性能和自然的音乐体验。发烧级耳机优先考虑保真度,通常具有平衡的声音特征,其目标是以清晰、细节和宽广的声场呈现声音,让听众能够准确地听到乐器和人声。相对于普通的大众消费级耳机,发烧级耳机的研发、生产对技术要求较高,该市场通常由领先音频厂商发布的旗舰产品占据。根据 Business ResearchInsights 数据,全球发烧级耳机市场 2022 年达到 28.5 亿美元,预计 2028 年达到 41.58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达到 6.5%。
海菲曼的创始人是现任 CEO 边仿,其在 90 年代高中时就开始对音响感兴趣,对当时流行的 Sony Walkman 产品充满敬意,后来给创立的公司命名为 HIFIMAN。
海菲曼是边仿在美国纽约留学期间创立的品牌。边仿在美国留学期间就开始代理一些中国品牌在网络上销售,逐渐在音频领域打出名号。
随着边仿完成海外的学业,海菲曼总部于 2011 年迁回到中国,并建立了完全自有的生产基地。海菲曼致力于发烧级耳机、解码耳放设备、音乐播放器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
年报显示,海菲曼掌握电声核心技术并自研 R-2R 架构 DAC 和纳米振膜扬声器两大关键电声元器件,截至 2024 年末拥有发明专利 64 项。
海菲曼是一家新三板挂牌公司,其最新年报和招股书显示,2021 年— 2024 年(下称“报告期”),海菲曼实现营业收入 1.42 亿元、1.54 亿元、2.04 亿元和 2.26 亿元,同期净利润为 0.34 亿元、0.36 亿元、0.55 亿元、0.69 亿元,营业收入和净利润持续增长。其中,2024 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11.18% 和 24.27%。
更亮眼的是,海菲曼报告期内销售毛利率分别为 63.71%、65.06%、68.19%、70.1%,实现了持续增长,这或许显示了公司产品在市场上有较高的竞争力。
对于毛利率较高,海菲曼解释称,源于三个方面因素,一是产品定位及价格不同,公司核心产品定位高端;二是主要目标市场不同,公司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高;三是主要销售模式不同,公司线上直销收入占比较高。
从不同产品类别的毛利率来看,公司核心产品的头戴式耳机、真无线耳机、播放设备的毛利率均较高,2024 年分别为 76.69%、65.51%、62.06%。
海菲曼的产品有 SHANGRI-LA 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AUDIVINA 平板振膜头戴耳机、SVANAR WIRELESSJR 小天鹅真无线耳机(业界昵称“ HIFIMAN 小鹅”)、SVANAR WIRELESS LE 无线天鹅(业界昵称“ HIFIMAN 中鹅”)、SVANAR WIRELESS 天鹅真无线蓝牙耳机(业界昵称“ HIFIMAN 大鹅”)、EF1000DAC 解码耳放一体机、AUDIVINA 封闭式平板监听耳机、高登音频 xHIFIMAN SERENADE 小夜曲解码耳放一体机、EF600 解码耳放一体机等。
IPO 日报注意到,海菲曼的发烧级耳机产品定价较高,比如在业内具有极高知名度和技术含量的旗舰产品 SHANGRI-LA 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头戴式定价为 30 万元,造型独特,其放大器采用了特制的 8 只电子管,另外还有纳米级防尘格栅等设计。
一些业内测评认为,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在耳机部分放大器部分的设计上运用了海菲曼的多项专利技术,例如可能采用了特殊的振膜材料和结构,有效降低了失真,提高了声音的纯净度。耳机的静电驱动方式也经过精心优化,使得声音的动态范围更大,能清晰地呈现出音乐中的细微变化。
对于产品的独特造型,海菲曼品牌负责人对 IPO 日报解释道,香格里拉静电耳机系统独特的放大器不是为了吸睛而设计,而是出于非常实在的功能需求,比如更好的散热等,比如放大器为核心的 4 只特别设计的 300B 电子管工作在单管直推状态,在耳机和电子管之间并无输出变压器或隔离电容,能让声音更纯碎,营造极致的视听体验。
记者在上海某知名耳机店试听了海菲曼这款发烧级旗舰产品,交响乐听起来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声音还原度确实很高。
“感觉国外发烧级耳机品牌似乎有些太‘躺平’了。”多年经营发烧级耳机产品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早些年,发烧级耳机的厂商基本上都是外国品牌,后来,海菲曼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大放异彩,技术也非常强,让美国本土发烧级耳机品牌 AUDEZE 等一些海外本土品牌受到了很大冲击。
IPO 日报发现,某线上购物平台的海菲曼自营旗舰店里,海菲曼多款产品评价多达 10 万 +,其中海菲曼小鹅、中鹅、大鹅三款真无线耳机价格从 449 元 -1659 元不等,评价均超过 10 万 +,是其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好评率也较高。IPO 日报查看某宝海菲曼旗舰店,注意到海菲曼的产品最多一款有 2000+ 的销量,多款产品有 200+ 的销量。
以网上多个平台的评价来看,海菲曼的用户忠诚度似乎很高,对海菲曼的赞誉较多。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似乎较高,称其为“国货之光”,认为价值 800 元多的“海菲曼中鹅”的体验效果可以媲美国外知名品牌 2000 多元的产品。
购物平台上的消费者评价
“出海”的三个秘诀
资料显示,从地区分布来看,北美和欧洲是最主要的发烧级耳机市场;从主要厂商来看,该细分市场仍主要由森海塞尔、铁三角、索尼、拜亚动力、歌德等欧美、日本厂商占据,海菲曼是少数参与竞争的国内品牌之一。
或许是海菲曼创始于海外,对海外市场有着天然的了解,其海外收入占比高达 6 成以上。
招股书显示,自创办伊始,海菲曼就采用直销与经销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线上依托亚马逊、EBAY、SHOPZ、headphones 等主流电商平台,覆盖全球音频器材消费者,线下在美国、荷兰、日本、韩国等地设立了分支子公司,同时线下在全球布局销售网路,积极开拓超过 100 家经销商,并加码布局消费潜力不俗的东南亚 B2B 市场。根据权威数据显示,2021 年 -2023 年及 2024 年前六个月,海菲曼海外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 72.85%、67.94%、66.26% 和 61.23%,主要行销美国、西欧、日韩等经济发达、消费市场成熟的国家和地区,在全球中高端音频市场中占有很强的市场份额。
根据最新的 2024 年美国亚马逊专业耳机市占率统计,在售价为 250-500 美元的级别,海菲曼占比 16.26%;在 500-1000 美元级别,海菲曼占比 36.59%,在 1000-2000 美元级别,海菲曼占比 23.44%,展现出不俗的竞争力。
官网显示,海菲曼先后获得 10 次中国国际耳机展优秀 HIFI 音频(EHA)金奖、7 次日本 VGP 金赏、2 次美国 CES 创新奖、1 次德国 iF 设计奖和 1 次德国红点设计奖等专业奖项的肯定。作为中国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电声品牌商,海菲曼产品不仅远销海外,在全球获得上百个音响及消费电子产品奖项,还被《人民日报》报道,也多次被《时代周刊》《福布斯杂志》《法兰克福邮报》等西方主流媒体报道。
对于中国高端音频品类如何开辟海外市场的秘诀,上述品牌负责人对 IPO 日报谈及了海菲曼打磨出的一套方法论。他认为,首先充分了解海外文化差异,去做好用户洞察和本土化适配;然后,产品要有足够的创新力,通过不断加大的技术投入和创新精神,实现聆听体验的提升或着成本的大幅降低,来持续地保证产品的优势和竞争力;最后,也要找到适合自己类目的低成本营销方式来更好地适应当地市场。
以官网和招股书数据来看,海菲曼的社群品牌建设和营销力比较高超。在全球最大耳机轮上 Head-Fi 论坛“最受推崇的耳机品牌”榜单中长期排位 Top 3,公司在社群运营与口碑营销建设下功力, 用户社群粘性很强,通过举办线下试听会、论坛互动(如 Head-Fi)、邀请知名音频博主(如 Joshua Valour、Zeos Reviews)对上市新品进行评测等,利用 YouTube、X、Instagram、Reddit 等社交媒体平台进一步渗透年轻用户,发烧友社群也逐步自发形成了“ HIFIMAN 粉丝文化”,催生了对“ HIFIMAN 音色”的独特审美认同。公开报道显示,2024 年,国内音频行业主管单位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CAIA)曾评价道,希望中国本土涌现出更多类似海菲曼这样的独角兽企业,拥有自研的核心专利技术和顶级调音技术,优良的工业设计和品控,用户群不断扩宽且粘性高,市场规模和口碑效应双双攻城拔寨,勇于跟国际传统大厂“掰手腕”,在打造品牌成为行业内头羊的同时,引领并带动更多国内厂牌推出高品质耳机,未来能促成高阶头戴式耳机领域的“群聚效应”,全面在该领域和国际传统厂牌分庭抗礼。
2024 年 12 月 30 日,新三板挂牌的海菲曼提交北交所上市申请被受理,此次 IPO,海菲曼拟募集资金 5.51 亿元,所募资金将用于投向先进声学元器件和整机产能提升项目、监听级纳米振膜及工业 DAC 芯片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全球品牌及运营总部建设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