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涉农业的新手来说,看到植物生长缓慢就想增加施肥量是个常见误区。比如,我们常见的大葱、韭菜和大蒜,这些蔬菜几乎一年四季都能种植。尽管管理这些蔬菜并不复杂,但很多人在种植时仍会遇到叶片发黄、叶尖干枯和根部腐烂等问题。
尽管这三种蔬菜都属于葱蒜科,但正确使用肥料是关键。用对肥料,植物就能茁壮成长;反之,则可能带来严重问题。接下来,让我们深入探讨大葱、韭菜和大蒜究竟应该如何施肥,以及它们对哪些肥料敏感。
大葱、韭菜和大蒜作为葱蒜科植物,其根系较浅,对肥料反应极为敏感。不当施肥不仅影响生长,甚至可能导致烧根现象。
许多人认为新鲜粪肥是极好的营养来源,认为将其直接施用于土地能迅速促进蔬菜生长。然而,这是一个严重的误解。
为什么?因为新鲜粪肥中的氨气含量极高,容易导致烧根,并且容易滋生蛆虫和吸引其他地下害虫。因此,未经发酵腐熟的粪肥直接使用可能会直接导致植物死亡。所以,使用粪肥前必须确保其已经充分发酵。
虽然大家都知道氮肥对蔬菜的叶片生长和整体发育至关重要,但过量施用氮肥会导致葱蒜徒长、叶片细软,并增加病害风险。高氮条件下,葱蒜的抗病能力会显著下降,更易受到病害和虫害的侵袭。
草木灰由于其高钾含量和能调节土壤酸碱度的特性被视为优质肥料。但如果使用的草木灰未充分腐熟,其过强的碱性可能会导致葱蒜烧根或叶尖干枯。
对于大葱、韭菜和大蒜而言,最合适的是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料,如农家肥或堆肥。如果考虑使用化肥,应选择缓释型复合肥,并注意控制用量。
这些蔬菜不宜在生长旺盛期大量施肥。通常,在定植前施用基肥,然后在生长期少量多次追肥为宜。
例如,大葱在生长期大约每15-20天追肥一次:苗期(定植后约30天)可以使用稀释的鸡粪水或尿素水,浇在距葱苗10厘米处;分蘖期(定植后约60天)可使用含氮量较高的复合肥,如15-15-15,每平方米撒20-30克;膨大期(定植后约90天)应改用含钾量高的肥料,如硫酸钾镁肥,每平方米15-20克。
韭菜的追肥一般每次收割后进行一次,大约每月1-2次。定植后30天可以使用腐熟的农家肥或复合肥,每平方30-40克,埋在韭菜根部周围5厘米处;之后每次收割后使用含氮量较高的肥料,如尿素,每平方15-20克;冬季休眠前使用含钾量高的肥料,如硫酸钾,每平方20-25克,以帮助韭菜安全越冬。
大蒜的追肥应根据生长期调整,一般每20-25天进行一次。出苗期(播种后约30天)使用稀释的鸡粪水或尿素水,浇在蒜苗两侧10厘米处;分蘖期(播种后约60天)使用复合肥,如15-15-15,每平方米25-30克;鳞茎膨大期(播种后约90天)改用含钾量高的肥料,如硫酸钾,每平方米20-25克;抽薹前15天再追一次含钾高的肥料,促进蒜头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