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大厨的青鱼石
更新于:2025-03-25 10:41:19

本文转自:清远日报

潘大厨的青鱼石

□叶宁

  读人记

  人生苦短,谁也无法见证生物变成化石的过程。不过如果你愿意,倒是可以动动手,将自然界生物的一部分,加工成类似化石一样恒久的东西。自己动手做出来的,有一种“天人合一”的成就感,越看越喜欢。这也是我看了好朋友潘大厨的青鱼石后得出的结论。

  潘大厨除了本身的职业外,还有个身份———钓客。在水网密布的里下河地区,到处都可以钓鱼。潘大厨钓了三十年的鱼,看遍周边大小湖泊的日出日落,认识家乡水里的每一种鱼。一天早晨,潘大厨拎着鱼竿,踩着露水走到雾气蒙蒙的湖边。潘大厨打好窝子、把鱼钩甩进水里,不一会就感觉鱼线被猛地一拽,沉向水底。他下意识地攥紧鱼竿,整个人都被拽得往前倾。这条鱼力气大得惊人,潘大厨的鞋踩掉了河岸的草皮,直接踩在露出的湿泥上。鱼和潘大厨一个又一个回合角力,把潘大厨拖向水边。潘大厨脚底打滑,差点被拖进湖里。“是个大家伙!”潘大厨心里一紧,手上却不敢松劲,鱼线绷得笔直。收收放放、兜兜转转,这场较量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潘大厨终于把鱼拖上岸,是条大青鱼。潘大厨手臂酸得抖个不停,后背的汗把衣服都浸透了,他累得一屁股坐在泥地上直喘气。歇好了找来磅秤。好家伙,足足有四十四斤重!这在潘大厨的鱼获中算是大的,青鱼通体青黑,鱼鳃还在一张一合,鳞片比鸽子蛋还大,闪着金属般的光泽。

  潘大厨杀鱼的手法很利索。刮鳞、剖腹、取内脏,一气呵成。他把手指伸进青鱼咽喉处,摸到一块熟悉的硬物。潘大厨取出这东西,拿给我看:“这是青鱼石,青鱼用来碾碎螺蛳的牙齿。”我看到一个纪念章形状的角质鱼骨,潘大厨说:“这块青鱼石比平常的大得多,形状也更完整,真是极品啊。”有了青鱼石,潘大厨并不要鱼肉,他把鱼肉给我:“这么漂亮的青混,你拿家去做熏鱼,我都给你切好了。”

  潘大厨把青鱼石洗净,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用砂纸细细打磨。先是用60号砂纸,越用越细,后面换作120号、400号、800号,耐心打磨了几天。再后来,每天一闲下来,他就戴上棉纱手套,反复摸这块青鱼石,他要摸出包浆来。渐渐地,青鱼石显出了玉质的光泽。它简直就是一块宝石,通体呈琥珀色,对着光看,里面还有细密的纹路,像是凝固的湖水波纹。潘大厨把它放在掌心摩挲,此时这块青鱼石已经成了潘大厨的宝贝。他把它穿上线,挂在腰间。碰到喜欢青鱼石的同道中人,潘大厨会小心翼翼地掏出青鱼石,摊在掌心展示给别人,顺带再讲一遍和鱼鏖战的故事,往往是引起一片啧啧的赞叹声。

  渐渐地,潘大厨凭着这块青鱼石,在湖边的钓客中出了名。遇到请教的人,潘大厨一边摆弄青鱼石,一边传授诀窍。“火候最重要,”他说,“火候不到,鱼不上钩;火候过了,鱼就跑了。”

  有人不服气:“等于什么也没说,那不跟你烧菜一样吗?”潘大厨嘿嘿一笑。也有人缠着潘大厨,要买他这块青鱼石,钱不是问题。潘大厨就两个字———免谈。

  如今潘大厨已经很少钓鱼了,青鱼石却是时时刻刻在手上把玩。你去问他为什么,他摩挲着青鱼石说:“我一去钓鱼,他们就惦记我的青鱼石。”

  你说就算是一块宝石、一块钻石吧,也不至于啊!

  潘大厨一准不理你了。按他的脾气,不投机的人,说半句话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