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平均每 12 秒就有一人发生脑卒中,每 21 秒就有一人因它失去生命。每年,约 270 万例新发病例如阴霾笼罩,超过 150 万人被无情夺走生命。更令人揪心的是,脑卒中发病年龄逐年降低,45-59 岁人群已沦为高发群体。这可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血淋淋的现实。
北京某事业单位的王阿姨,就是脑卒中的亲历者。她在单位是个大忙人,工作压力像山一样压着,加班熬夜成了家常便饭。她还有高血压,可总觉得自己身体硬朗,服药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那个夜晚,10 点半的钟声刚敲过,王阿姨像往常一样准备洗漱休息。突然,右侧面部和右手毫无征兆地发起麻来,她想去拿杯水,右手却像被施了定身咒,不听使唤,杯子 “啪” 地一声摔在地上,碎成几片。
起初,王阿姨只当是累过头了,想着休息会儿就能缓过来。可很快,社区医院健康讲座上讲的内容,像一道闪电划过她的脑海 —— 那是脑卒中的症状,还有关键的 “FAST” 原则。
王阿姨赶忙走到镜子前,努力挤出一个笑容,心却猛地一沉,右侧嘴角明显下垂,怎么也提不起来。接着,她双臂平举,眼睛瞪大了看着,右臂像灌了铅,根本无法保持水平。她张嘴想说句话,可舌头硬得像块石头,话到嘴边,含糊不清,连自己都听不明白。
情况不妙!王阿姨当机立断,迅速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的李主任接诊了王阿姨。他后来回忆说:“王阿姨的自救意识简直是她的救命稻草。从发病到医院,仅仅 38 分钟,我们马上安排 CT 检查,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而且,在发病后 75 分钟内,成功完成静脉溶栓治疗,远在黄金 4.5 小时窗口期之内。”
这一场与死神的赛跑,王阿姨赢在了自救意识上。
脑卒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脑中风”,医学上分为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卒中(脑出血)。其中,脑梗死最为常见,占比超 70%。它的发病机制就像一场可怕的交通堵塞,通往大脑的血管被血栓死死堵住,脑组织失去血液滋养,缺血、缺氧,细胞开始大片死亡。
李主任神色凝重地解释:“人脑虽说只占体重的 2%,可对氧气和葡萄糖的消耗,却占全身的 20% 和 25%。一旦血流中断,脑细胞就像离开水的鱼,每分钟会有 190 万个死去,这种损伤,根本无法逆转。” 就好比河流被大坝截断,下游农田迅速干涸,脑梗发生时,被堵住血管下游的脑组织,也面临着生死绝境。
据北京脑血管病研究所的数据,近 80% 的脑卒中患者,都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其中,65% 是因为压根没认出症状,15% 则是抱着 “再看看” 的侥幸心理。要知道,每耽误一秒,就有成千上万个脑细胞走向死亡。为了和死神抢时间,神经科医生们总结出 6 大 “救命秘籍”。
第一招:识别预警信号
脑梗的前兆,可能早在发病前数天,甚至数周就已悄悄出现。比如,短暂性的单侧肢体麻木、无力,就像有蚂蚁在爬,又使不上劲;一过性视力丧失或视野缺损,眼前突然一黑,或是看东西有大片黑影;说话含糊不清,舌头打结,别人根本听不懂;剧烈头痛、头晕,天旋地转,平衡感也消失,走路摇摇晃晃;还有无法解释的嗜睡,怎么睡都不够,性格也突然大变。
上海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的王教授讲过一个病例:一位 60 岁的患者,发病前一周,右手指尖就间歇性麻木。可他只当是年纪大了,胳膊腿不听使唤,没当回事。结果,一周后,严重脑梗死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
第二招:用好 “FAST” 原则
“FAST” 原则,堪称识别脑卒中最简单有效的法宝。F(Face,面部),让患者微笑,仔细观察,一侧嘴角是不是像断了线的风筝,耷拉下垂;A(Arm,手臂),让患者平举双臂,看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地垂落;S(Speech,言语),让患者重复一句简单的话,听他是否言语不清,词不达意;T(Time,时间),一旦发现上述任何一种症状,别犹豫,立刻拨打 120。记住,时间就是大脑,每一秒都珍贵无比。
第三招:抓住 “黄金 4.5 小时”
脑梗发生后的 4.5 小时,是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窗。国家脑血管病临床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每提前 1 小时完成溶栓,患者功能恢复良好的几率,就能提升 10%。可现实中,不少患者因为等家人陪同、自己跑去小医院,或是先去社区医院耽误了时间,错过这宝贵的 “黄金救援期”。李主任再三强调:“一旦怀疑是脑卒中,马上拨打 120,清楚告知疑似脑卒中情况,救护车会直接把患者送到有溶栓能力的大医院,争取每一分每一秒。”
第四招:院前急救别慌乱
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有些事一定要做对。让患者平躺在床上,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松开领口、解开束缚衣物,让患者呼吸顺畅;用血压计测量并记录血压、脉搏,为医生诊断提供依据;千万别盲目给患者服用阿司匹林等药物,以免加重病情;也不要随意搬动患者,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准备好患者的身份证、医保卡,还有近期用药清单,方便医院快速办理手续、了解病情。
第五招:科学防控高危因素
第六招:定期体检早发现
45 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脑卒中家族史的,每年都该做一次颈动脉超声和经颅多普勒检查,给脑血管来个 “深度体检”。颈动脉斑块就像一颗定时炸弹,藏在血管里,随时可能引爆脑梗。但只要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就能把脑卒中风险降低 50% 以上,将危险扼杀在萌芽状态。
不仅如此,早期、持续、专业的康复治疗,能让 70% 的患者重新找回独立生活的能力。从生活方式入手,合理膳食,多吃蔬果、全谷物、坚果、鱼类,远离红肉和加工食品;每周至少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快走、游泳,让身体动起来;戒烟限酒,吸烟的人脑卒中风险是常人的 2 - 4 倍,饮酒过量也会增加风险;保持心理平衡,学会给自己减压,别让压力压垮身体;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别让熬夜拖垮健康。"
校对 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