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男子澳洲海钓感染致命细菌,回国治疗!
更新于:2025-03-25 21:24:43

本文转自:都市快报

结核病诊疗中心

浙江男子澳洲海钓感染致命细菌,回国治疗!

通过水体传播,天热玩水当心被刺伤

记者 俞茜茜 通讯员 张弛

61岁的纪先生定居澳州,半年多前,他出海海钓时,左手食指不慎被鱼刺刺伤。他在当地医院处理了伤口,但疼痛却始终没有得到缓解,手指肿得变了形,还有脓液渗出,看上去十分吓人。

当地医院始终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案,今年年初,纪先生回国过春节时,特地去了省内一家大医院就诊,医生怀疑纪先生可能感染了结核杆菌,于是建议他到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精确诊断。

浙江省结核病诊疗中心副主任陈园园副主任医师接诊了纪先生。“我们给纪先生的手指进行了穿刺,组织宏基因组检测到海分枝杆菌序列,同时,组织病理报告是肉芽肿性炎伴坏死,提示是分枝杆菌感染。”

陈园园介绍:“明确是海分枝杆菌感染后,我们先为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利福平、阿奇霉素、莫西沙星3种联合抗生素治疗。半个月后,再进行手指坏死组织清除手术。”

不过,纪先生术后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不太理想,两个月过去了,创口还有渗液。陈园园医师对生长的海分枝杆菌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利福平耐药的情况,又为纪先生调整了抗感染治疗方案,之后他的创口愈合良好,左手手指逐渐恢复正常。

陈园园说,海分枝杆菌属于非结核分枝杆菌的一种,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2-34℃,这种独特的温度适应性,使其既能存活于28-32℃的温水环境(如鱼缸、海水、河口水域),又能在入侵人体后保持活性。

临床数据显示,85%的海分枝杆菌感染发生在手部,其中患者左手感染率高达72%。感染后病程迁延,会逐渐侵犯手部组织及骨骼,甚至可能引发坏死和截肢的风险,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陈园园表示,渔民、水族从业者、游泳教练等是感染海分枝杆菌的高风险人群。对普通市民来说,家庭水族箱是城市感染的主要源头,建议每月用紫外线灯照射水体30分钟;定期清洗及酒精消毒鱼缸。平时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处理水生动物时要注意保护皮肤,最好戴上橡胶手套。

陈园园提醒,天气逐渐炎热,市民在享受亲水乐趣尤其是在海钓、游泳、潜水时,一定要做好防护,避免在不洁的水域游泳,被水生动物刺伤。

拒绝AI“照骗”
拒绝AI“照骗”
2025-04-11 01:21:30
童年的煤油灯
童年的煤油灯
2025-04-11 02:02:47
清代地契入藏档案馆
清代地契入藏档案馆
2025-04-11 02: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