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内耗 好好爱自己
更新于:2025-03-26 12:09:26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摆脱内耗 好好爱自己

——读马浩天《反内耗心理学》

  ●小米

  《反内耗心理学》作者马浩天,一位畅销书作者、心理学爱好者。通晓人情世故的他,文字颇接地气。

  内耗无时不在,承认内耗需要勇气。那些因外界刺激而引起的不快,在人们内心有时转瞬即逝,有时排山倒海。

  内耗是“在意别人的声音”(不在意真是太难了)。作者说,如果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存在的意义(提升自我价值感),或许能够很好地避免被别人的声音影响。而坦然面对失败,积极改正不足,保持良好的心态都能使我们降低内耗。

  说着简单,做着难。内耗,也许是与生俱来的性格使然。比如讨好型性格的“老好人”,表现出的过度友善,常常是由原生家庭而来的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一种心理所致。其实他(她)表面友善无私,内心深处却充满孤立、空虚、痛苦、焦虑。

  那么,先从学会为自己说话开始,学会说“不”,不讨好,不攀比,平等和尊重地与人相处。关于说“不”(拒绝),作者分享了几个小技巧:拒绝一个人要先尊重他,拒绝时要说明拒绝的原因,还要不忘赞美对方的优点;最难的是要根据关系的亲疏远近,量身定制合适的语言,把握尺度。说白了,不内耗的人,大概得拥有天赋异禀(高情商)吧。

  内耗的人,总担心别人在嫌弃他(她)。其实人往往是因为自己先无端地负面评价他人,伤了他人的“自爱”才招来嫌弃。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只有在“自爱”受到伤害时,才会产生愤怒和怨恨,并真正嫌弃那个伤害自己的人。

  如何摆脱内耗?作者给出的建议是:首先做一个心态上性格上强势的人吧。强势的你不容易被欺负,强势的你更容易实现目标,遇到事情时,会挺身而出、解决麻烦,使周围的人受益。

  二是用积极的声音武装自己,心理暗示真的很重要。很多时候,如果我们充满信心地去期待某种结果,结果往往也在意料之中。而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就带着畏难情绪,最终会因内耗而一事无成。

  三是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完美主义者大多自卑、多疑、多虑、喜欢争夺。他们表现在为人处世上的优柔寡断、踌躇不定,实则是他们陷入极大的情绪内耗。试着每天花五分钟反省自己——今天我为什么不开心?问题出在哪儿?然后告诉自己:“我相信自己的能力,下次我会更谨慎,避免出现这种问题。”

  此外,不做“愤怒的野马”。因为使我们受到伤害的往往不是事物本身,而是我们对事物所持有的不良信念与态度。遇事不抵触不对抗,接受它,才能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当然更不能没事儿找事儿。与不理智的想法断绝,舍弃在小事上的纠结,远离使我们情绪变糟的人和事才是明智的生活。

  道理其实人们都懂:停止内耗吧。放过自己吧。好好爱自己吧。接受吧。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不纠结、不勉强、不拧巴。作者一定希望借由此书帮助读者化解内心的冲突。

  不刚愎自用也不妄自菲薄,日子一天一天脚踏实地地过,或许是走出内耗的第一步。

企业管理应把握尺度
企业管理应把握尺度
2025-04-08 23:04:13
再读“三国”
再读“三国”
2025-04-09 04:51:53
遇见通用人工智能体
遇见通用人工智能体
2025-04-09 07:5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