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价低于700RMB的主动降噪无线耳机中,Nothing Ear (a) 获得了极大的关注。它们是否超越了外观的表现?与其他真无线耳机相比又如何?
Nothing Ear (a) 的黄色版本在宣传短片中看起来非常惊艳,但我今天测试的黑色版本则没有那么吸引人。
充电盒的透明盖子非常引人注目,耳机平放在盒内。与最初的Nothing Ear一样,这款耳机外观非常吸引人,比许多类似AirPods Pro的设计更具启发性。不过,盖子本身有些松动,尤其是充电盒底部的亮黑色部分容易沾染指纹和灰尘。
充电盒只能通过USB-C充电,不支持无线充电,但它的电量很足。通过快速充电10分钟,耳机可以获得10小时的播放时间(关闭ANC时)。总的来说,充电盒可以为耳机完全充电 4 次。
每次充电可为耳机提供6~9.5小时的播放时间。开启主动降噪并激活LDAC音频编码时,续航表现最差;使用AAC编码并关闭主动降噪时,续航表现最佳。特别是由于快速充电功能,这款耳机的续航时间非常出色。
耳机本身延续了Nothing Ear独特且易于识别的设计,透明的赛博电子风格耳柄与充电盒颜色相同的哑光耳机头相连。尽管Nothing配备了较硬的硅胶耳塞,但耳机佩戴舒适,不会感觉太大,长时间佩戴也很舒适。此外,耳机支持IP54防水防尘。
除了主动降噪外,Nothing Ear (a)还支持 APP 和双设备连接。后者意味着你可以同时连接两台设备。
在安卓手机上会弹出一个漂亮的弹窗连接提示,但在进入飞行模式后,你需要手动重新建立连接。一旦连接了两台设备,你可以通过在第一台设备上暂停音乐或视频,然后在另一台设备上按下播放来切换设备。令人高兴的是,来电会自动接听。
其他控制和连接部分也很可靠。Nothing Ear (a) 在距离蓝牙设备约10米的范围内保持稳定的连接,当你取下耳机时,耳机会自动暂停 - 也就是支持佩戴检测功能。
Nothing Ear (a) 通过捏压耳柄进行控制,效果大多不错。耳柄能轻松识别你的指令。按下时听到和感觉到的“咔哒”声,让它感觉像一个真正的按钮,做得很好。你捏一次可以播放/暂停,长按可以在ANC模式之间切换,多次捏压可以跳过或返回曲目。
适用于安卓和iPhone的Nothing X APP看起来非常时尚,操作也很简单。它允许你在声音EQ之间切换并调整低音,设置控制方案,切换ANC模式,激活/取消自动暂停,激活/取消游戏模式,并在设置LDAC编码。AAC编码用于更长的续航时间,LDAC用于支持更高的音频质量。
Nothing Ear (a) 是电话和视频通话的不错选择。麦克风自然清晰地捕捉你的声音。突然的声音,如关门声和大笑声,可能会在短时间内干扰你的声音清晰度,但大多数周围噪音都被很好地抑制了。耳机对风噪的处理也很好,在通话中风噪不会太大,也不会淹没你的声音。
在主流视频APP上播放视频时,Nothing Ear (a) 的表现非常流畅。Nothing X APP 中有一个专门的低延迟游戏模式,你可以激活或关闭。非常遗憾的是,像《使命召唤》手游这样具有挑战性的游戏在装填子弹和射击上仍然有明显的延迟。
Nothing Ear (a) 提供了强大且非常可用的降噪功能,最大降噪深度达到了45dB。可在三挡降噪模式间切换,或让耳机自动调节 - 即自适应主动降噪。通过在Noting X APP中选择自适应模式后,耳机会根据你周围的环境实时自动调整降噪等级。
Nothing Ear (a) 默认开启ANC,你会立即注意到周围环境的减弱。低音如电子嗡嗡声完全消失,高音如鸟鸣声的音量大大降低,中音也很好地减弱了。键盘敲击声、关门声或背景中的杂音,它们几乎消失了。
聊天声,尤其是低沉的男声,仍然可以听到,但Nothing Ear (a) 似乎将这些声音推得更远。真的,你可能会觉得它们离你更远。主动降噪也很智能,当你在走路、跑步或骑自行车时,它会减弱,以避免烦人的风噪。风噪仍然可以听到,但不是那种烦人的机械噪音。
Nothing Ear (a) 的通明模式在你想在听音乐时听到(更亮的)车辆声音时效果很好。但它太弱了,无法在播放音乐时进行对话。
Nothing Ear (a) 内置11mm 驱动单元,支持SBC、AAC 和 LDAC 音频编码,并通过了 Hi-Res Audio Wirelss 认证。
似乎Nothing的调音师并不太喜欢高音。Nothing Ear (1) 在高音部分感觉有点冷和沉闷,而Nothing CMF Buds需要调整才能唤醒高音。 Nothing Ear (a) 也是如此:它的高音部分没有太多亮点。
还好的是,这次你不需要调整。开箱即用,Nothing Ear (a) 具有平滑、温暖的声音,非常容易聆听。它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低中音上。较暗的电子音调和鼓声被大大提升,典型的中音如吉他和钢琴也倾向于低音。Ear (a) 的音调偏暗。
即使是较高的男声和女声歌手也不会远离低中音。人声听起来饱满而温暖,并在达到高音之前逐渐减弱。即使是在 Björk的《It's Oh So Quiet!》中的尖叫声也有一个饱满而温暖的底色。当然也很舒适,你也不必担心刺耳或尖锐的边缘,但高音本可以更有活力的。
在结像中仍然有大量的细节,具有高于平均水平的分离度:单个乐器和细节清晰地来自你的左右两侧。尽管整首歌曲似乎在低频部分融合在一起,但人声、乐器和低音很好地分离开来。
低音本身不像Nothing CMF Buds那样过度,但它绝对有分量。即使关闭APP中的低音增强选项或将滑块设置为最低水平,中低音仍然强劲而深沉。尽管中低音和超低音都很饱满,但音调不会持续太久,也不会过多地渗入低中音。
你可以通过低音增强滑块和五个EQ选项稍微调整声音。通过自定义的三点EQ选项、人声EQ和高音EQ,你可以将一些低中音的重点转移到低高音,给人声更多的空气感和延伸感,尽管Nothing从未剥夺它们的温暖和饱满感。
温暖、较暗的音调和饱满的低音可能不会让Nothing Ear (a) 拥有最均衡或生动的表现,但它的声音听起来很舒适,可以长时间聆听,而且绝对有其独特之处。Ear (a) 可以调整较大音量,这种声音特征可以让音乐有一种大型体育场或洞穴般的感觉。
Nothing Ear (a) 是另一款出色的 700RMB 以下的真无线耳机。它凭借其设计和温暖、沉浸的声音脱颖而出。此外,它还以出色的续航时间、极佳的舒适度、清晰的通话和可靠的主动降噪功能令人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