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
更新于:2025-03-26 12:18:19

本文转自:黑河日报

健康睡眠 优先之选

□本报记者 王静钼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睡眠,优先之选”。人生的三分之一在睡眠中度过,睡得好才是健康的标志。睡眠,这一看似简单的生理过程,实则蕴含着深奥的生理机制与复杂的生理变化。近日,在世界睡眠日来临之际,记者采访了黑河市中医医院内一科主任医师张琪,为大家科普正确的睡眠知识。

  “睡眠是一个复杂生理过程,与清醒时相比,睡眠期间大多数生理功能会发生改变,例如心率、动脉血压、体温、激素分泌及免疫功能等,这些生理调整对于身体恢复与修复至关重要。”张琪介绍,良好的睡眠能让大脑得到恢复,把大脑一天产生的垃圾“清零”,确保在醒来时能够精神焕发,思维清晰。所以,睡觉以后脑子变得清醒就是这个道理。

  然而,当睡眠的数量、质量和时间规律发生紊乱时,睡眠障碍便悄然而至。张琪介绍,睡眠障碍是一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的疾病,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许多疾病也可能伴随着睡眠问题。常见的睡眠障碍包括但不限于: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嗜睡性疾病、睡眠-觉醒昼夜节律障碍、异态睡眠以及睡眠相关运动障碍(如不宁腿综合征、周期性肢体运动障碍)等。失眠作为最常见的睡眠障碍之一,给无数患者带来了无尽困扰。

  失眠的成因多种多样,张琪列举了以下几点:社会心理因素,如近期经历的不愉快事件、工作压力、婚姻问题等,都可能成为引发急性失眠的应激源;环境因素,如居住环境嘈杂、空气流通不畅等,也会严重影响睡眠质量;精神心理障碍,如焦虑、抑郁、惊恐等障碍,常伴随失眠症状;此外,不良生活习惯,如睡前剧烈运动、熬夜刷视频、打游戏,以及晚上吸烟、饮酒、饮用咖啡或奶茶等刺激性饮品,也是导致失眠的重要因素。

  面对日益严峻的睡眠障碍问题,社会各界纷纷行动起来。张琪医生提到,如今不少医院设立了专门睡眠医学科,为患者提供专业的诊疗服务。医院在治疗睡眠问题方面,采取了多种手段对症治疗,包括心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以及中医中药治疗等。心理-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旨在改变患者的信念系统,提高其自我效能,从而改善失眠症状。该模式涵盖了认知模块、行为模块、情感调节模块和运动模块四大模块,通过睡眠卫生教育、认知矫正、睡眠限制方法、刺激控制方法、正念放松、矛盾意念法、冥想、催眠以及慢跑、挥拍类运动等多种方式,帮助患者重建健康睡眠习惯;药物治疗则主要依赖于处方药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抗抑郁药等,以及非处方药如褪黑素等。然而,药物治疗需谨慎使用,避免产生依赖性和副作用;物理治疗以其安全无创、操作简便、可接受度高的特点,尤其适合药物治疗受限或不能耐受药物治疗的特殊人群。经颅磁刺激、声音治疗等物理疗法,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中医中药治疗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通过针刺、推拿、艾灸、耳穴压豆、药枕、穴位贴敷、中药足浴等多种方法,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中医传统功法如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六字诀等,也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提升睡眠质量。

  张琪强调,虽然医院提供了多种治疗手段,但良好的睡眠最主要还是取决于健康的睡眠习惯。她建议,缓解睡眠障碍、提升睡眠质量的关键在于改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通过结合运动锻炼、心情调节、饮食调节、晒太阳等多种方式进行干预,我们可以逐步建立起健康的睡眠模式。对于严重睡眠障碍者,应及时就医治疗,寻求专业医生帮助。

运动建议
运动建议
2025-03-26 14: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