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35岁就被诊断出肺癌,这无疑引发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何如此年轻的人会患上肺癌?是否真如患者自述,仅仅是因为自己运气不佳呢?
实际上,这位肺癌患者从15岁起就开始吸烟,到35岁时已有20年的烟龄。许多吸烟者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自己不会是那个倒霉的个例,肺癌怎会偏偏找上自己?
作为医生,我们必须提醒大家,长期吸烟绝不是可以冒险一试的事。吸烟与肺癌的发生有着紧密的联系,而肺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长期吸烟者不应抱有侥幸心理,而应该思考:我长期吸烟,难道真的能侥幸不患癌吗?
实际上,癌症并非无缘无故就会找上门!在罹患癌症后,我们不应怨天尤人,将所有不幸归咎于运气不好。作为医生,我们要强调的是,癌症的出现通常与以下三个因素密切相关。
首先,长期吸烟和酗酒的人更容易患癌。
如果你有长期吸烟和酗酒的习惯,那么患癌的风险确实相当高。目前全球公认的两种致癌物就是烟草和酒精。
香烟中的致癌物质主要包括焦油、尼古丁、一氧化碳以及多环芳烃类物质(如苯并芘)、二甲基亚硝胺、β-萘胺等。这些有害物质能够破坏DNA的关键片段,干扰其损伤修复机制。
毫不夸张地说,吸烟时间越长、数量越多,患癌风险就越高。至于酒精,其主要的致癌物质是乙醇的中间代谢产物——乙醛。在中国,由于部分人群携带乙醛脱氢酶基因突变,导致乙醛脱氢酶缺乏,使得乙醛不能有效分解,大量积累在体内,从而产生致癌效应。
乙醛会直接导致细胞突变,长期饮酒会增加多种癌症的风险,包括食管癌、胃癌、胰腺癌、大肠癌和肝癌等。
其次,长期不良饮食习惯的人也更容易患癌。
何为不良饮食习惯?许多人对此并不十分清楚。暴饮暴食、不吃早餐、常吃夜宵等习惯显然对健康不利,最终可能诱发癌症。
当然,还有人会问:“医生,你说的这些坏习惯我都没有,为什么我还是得了癌症?”事实上,长期食用腌制食物、熏制食物、油炸食物、霉变食物、烧烤食物等同样会增加患癌风险。这些食物中往往含有致癌物,如腌制食物中的亚硝酸盐与蛋白质结合形成亚硝胺;熏制食物、油炸食物、烧烤食物中的苯并芘;以及霉变食物中的黄曲霉素B1等。
最后,遗传因素也是导致患癌的重要原因之一。
有些人可能会说:“医生,你说的那些坏习惯我都没有,我不吸烟不酗酒,保持良好饮食习惯,还坚持运动,性格也好,可为什么我还是得了癌症?”癌症之所以难治,是因为其发病机制极为复杂,且大多数类型的癌症都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因此,即便你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家族中有癌症病史,仍需定期进行复查,因为癌症与遗传有着密切的关系。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