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广州日报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刘艺明 通讯员巫云鹏)一场涉及三个孩子的离婚官司,因父母双方对抚养权僵持不下陷入困局。佛山禅城法院依托家事网上法庭平台,启用家事调查员机制,在得出权威的“家事调查报告”后,又以“试验性抚养方案”对男方照顾子女的能力进行考察,最终根据实际履行情况及儿童真实意愿作出调解。这场情与法交织的家事审判背后,藏着怎样的新型解纷智慧?
罗某(女方)与陈某于2009年结婚,婚后育有两子一女。2024年9月,因夫妻感情不和,罗某诉至法院,要求离婚并主张三名子女由其直接携带抚养。
在了解案件详情后,法官考虑到双方矛盾较为尖锐,见面极易引发冲突,且陈某长期在外地工作又不愿到法院直接面对罗某,于是决定启动该院与禅城区妇联建立的家事网上法庭,通过“隔空”审判让双方能更理性表达诉求。庭审过程中,陈某虽同意解除婚姻关系,但在子女抚养和夫妻共同债务负担问题上,无法与罗某达成共识。双方始终坚持自己更适合直接携带抚养三名子女,彼此互不让步且对立情绪严重,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为了更好地处理该案,最大程度保护儿童利益,禅城法院决定委托家事调查员,借助家事调查员熟悉社情民意的地缘优势进行入户访查,以便厘清案件事实,帮助当事人疏解情绪,助力法官对案件作出既合乎法理、又兼顾人情的处理。禅城法院向区妇联发出《家事案件调解委托函》,明确委托事项及要求,并附上详细案情介绍、入户调查指引等,区妇联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指派2名家事调查员开展调查走访工作。经过入户走访,家事调查员与当事人、子女及亲属进行充分交流,全面调查了解双方的经济能力、居住条件、亲子关系、教育资源、亲属支持等情况。经过充分评估双方优、劣势,家事调查员认为罗某能够为孩子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情感支持,建议三个孩子全部由罗某直接携带抚养。
在第二次庭审过程中,陈某强烈坚持其有条件及能力照顾三名子女。结合家事调查报告中反映的相关情况,在征得罗某及子女的同意后,承办法官提出试验方案:由陈某于春节前后,独立承担三名子女的日常生活照料和学业辅导等事宜,以此进行实际考察。春节后,承办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调并对三名均已年满8周岁子女一一进行询问。经询问得知,陈某并未按此前庭上所保证的对孩子进行全方位照顾,且孩子们均表示愿意和罗某生活。
法官结合孩子意愿,对陈某进行耐心劝导。经过反复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三个孩子均由罗某直接携带抚养,陈某每月支付三名子女抚养费,并明确了陈某的探视权和夫妻共同债务的负担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