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随着数字技术、社交平台与用户观看习惯的加速变迁,中国影视行业正在迎来新一轮结构性转型。其中,以“短、快、精”为特征的微短剧迅速“破圈”,成为内容产业增长最快、热度最高的领域之一。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台规范政策、多个主流平台发力布局、内容公司积极探索的共同推动下,2024年被业内誉为“微短剧元年”。
在此背景下,第二届上海微短剧大会近日在沪举办,来自高校、平台、制作机构以及国际同行的嘉宾围绕“内容创新、精品化路径、技术赋能、文化出海”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展现出微短剧产业日益蓬勃的现实面貌和未来潜能。
精品内容生态升级
微短剧有多火?可以看一组数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0亿元,用户规模达到6亿,成为全球市场的领军力量。上海微短剧行业产值达70亿元,去年出品近2000部微短剧,平台共上新约3万部。今年,上海计划继续统筹设立约5000万元微短剧扶持资金。
随着技术发展与平台介入,微短剧制作呈现高度工业化趋势,核心竞争力日益显现。腾讯在线视频影视内容制作部副总经理李啦介绍,腾讯视频依托多年横屏短剧创作经验,已形成“横竖互促”的微短剧内容矩阵,未来将通过“生态焕新、内容出新、融合向新”三大策略推动微短剧高质量发展。
“我们不仅验证了‘横竖互促’模式的长期可行性,也实现了精品内容生态的全面升级。”李啦表示,精品微短剧的发展不仅是内容创意的竞争,也离不开平台的产品能力、分发机制和技术支持。“例如在春节档热播的《今人不见古时月》《师父》《反诈风暴》等作品,均实现了内容价值与社会影响力的双重突破。”
华策影视集团总裁傅斌星从传统影视公司转型的角度指出:“微短剧不是长剧的对立面,而是相互融合、生态共生的新路径。”傅斌星表示,长剧的沉浸叙事与微短剧的爆发表达应形成“文火温养+武火燎原”的互补格局。“长剧守匠心,讲情怀;微短剧追效率,讲情绪。只有两者共生,才能真正打通IP的多形态、全链条运营。”
作为平台方代表,抖音精品短剧负责人钱立立发现,“精品微短剧要做到雅俗共赏,真正打动用户。正向的情绪价值、经典的故事结构、社会的共鸣议题,是爆款作品的核心三要素。”她指出,春节档热播剧《家里家外》《夫妻的春节》《河豚小姐》均以现实议题切入,展现了家庭、亲情、性别关系中的情感细腻度,引发了用户的高度共鸣与讨论。
“当创作者看见用户,用户也会看见创作者。”钱立立强调,抖音将在平台策略上强化用户的“追剧感”,优化内容推荐系统,实现“平台托管+创作者自由”模式,为微短剧行业持续注入活力。
中国故事连接世界
从“内容新物种”到“文化新载体”,微短剧正处于从快节奏流量赛道走向高质量精品表达的重要转折点。借力平台推动、技术赋能、内容深耕与全球布局,这一全新内容形态正在重塑中国影视产业的版图,也为中国文化在全球舞台赢得更多关注与尊重。
据嘉兴九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仲佳奇介绍,九州文化目前已形成“国内剧本创作+全球分发运营”的模式,在国内建设稳定的制作体系,通过自有平台ShortMax与99TV覆盖全球24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微短剧出海。“海外微短剧年市场规模预计可达40亿美元,两年内有望增长至400亿美元。”仲佳奇表示,“AI工具的应用,让我们能在40至50天内完成从剧本到上线的全部制作流程,效率大大提升。”
仲佳奇透露,九州文化正在加快“IP衍生+国际化”进程,推出如《庆余年之帝王业》《昭世录》等IP延展剧集,并与日本朝日TV联合出品《大富豪的孙女》等本土化剧集,实现本土情感和中国叙事的融合。“我们相信微短剧是文化出海的重要形式,也是激发IP价值的下一站。”
傅斌星介绍,华策影视集团已着手开发如《资治通鉴》经典IP微短剧、“去有风的地方”系列衍生微短剧,并运用自研AI大模型“有风”和“国色”赋能剧本评估、内容翻译与多语言输出,为微短剧全球化提供技术支持。“文化出海要从好内容出发,微短剧将成为中国故事连接世界的有效路径。”
再短不能短创作
微短剧虽短,但创作意识不容忽视。“微短剧是电影、电视剧的革新,它为适应现代社会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创作路径。”上海戏剧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黄昌勇认为,微短剧的“微”与“短”并不意味着降低艺术水准,反而对“剧”这一核心特征提出了更高的艺术性要求。
黄昌勇进一步指出,微短剧的兴起源自网络广告演进,而从短视频到微短剧的转变,实则是视频艺术形式的高度融合与升级。他强调,微短剧不是短视频的再包装,而是具有独立创作逻辑的艺术形式,需要业界系统研究其叙事机制、艺术规律和审美特征。“微短剧的本质特征在于其‘剧’字,尽管时间短,但它必须具备剧集的艺术性与叙事性。”
简而言之,微短剧创作对从业者提出更高的要求。黄昌勇表示,短视频由于时长短、创作周期短,往往专注于单一情节或搞笑元素,而微短剧则是将电影和电视剧的艺术特质与短视频的便捷性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创作方式。他说:“对于微短剧的创作而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丰富的情感体验,通过精简的叙事最大化地传递情感与思想,是创作者面临的巨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