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本报讯 (通讯员毕传高 梁小华)3月2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改革创新研讨会在蕲春县思源实验学校漕河校区举行。这是该校常态化开展“全域教研”活动的一个缩影。
近2年,蕲春县思源实验学校整合漕河、何大垸、赤东、八里湖、南征五大校区资源,创新构建“全域联动大教研”体系,通过管理机制重构、优质资源共享、教师队伍共建,蹚出了一条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路径。
机制创新激活教研动能。学校突破传统教研壁垒,建立“书记校长包干制+动态视导制”,校班子成员分别挂点五个校区,实施教学质量量化考核。创新采用“三不两直”视导模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校区、直接推门),随机推门听课、现场检查教案、即时把脉问诊,已累计开展跨校区教学督导18次,形成问题清单35项,实现“精准督导—靶向整改—跟踪问效”闭环管理。
全域联动促进共生共长。依托“名师领航工程”,组建涵盖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学科的教研团队,打造“1+N”教研共同体。举办教学教研论坛11期,开展专题培训15场,吸引1校5区165名教师参加。由5个校区33名教师参研的2项县级课题顺利结题,1项省级重点课题进入中期研究阶段,城乡“研训一体”的教研生态初步形成。
数字赋能深化资源共享。建立教联体资源库,累计共享精品课例126节、微课资源包58个,开展“云教研”活动23次,实现五校区教师同步备课、实时评课。由漕河校区主导,与其他4个校区联合开展线上线下“双师课堂”实践。与此同时,实施“青蓝工程”,通过跨校区师徒结对、教学擂台赛等方式,32名乡村教师在教学比武中斩获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