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是一个反复推敲、不断试错的过程,考虑得越多,往往就越容易走进设计“死胡同”。我之前就踩过这样的雷, 一开始只关注美观因素,装修后的实际居住体验却大大降低。
现在回想起来, 之前装修中坚持的很多设计完全就是鸡肋,不如放弃。终于在第三次装修时,我选择把以前的失败设计换掉,这8个设计明明白白告诉我:这下,我终于可以好好享受幸福舒适的家啦!
NO.1玄关柜的成品设计,谁用谁错
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很注重玄关处的装修,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选择成品玄关柜,刚开始看起来很美观、实用, 但往往却存在一线不棚,高度不合适等问题。经常刮蹭到衣服,甚至还容易磕碰到头、碰撞到门。
建议大家考虑先量好玄关的空间尺寸,再根据家居风格和个人需求去定制一个专属的玄关柜,这样才能充分利用空间,提高居住体验。
NO.2毛绒地垫,越用越后悔
毛绒地垫在视觉上虽然很温馨, 但使用一段时间后,地垫上就会积聚很多灰尘和污垢,清洗起来也非常麻烦。
而且地垫还会因踩踏而变形,影响美观度和使用感, 更何况毛绒材料的摩擦力通常很差,容易打滑,也不利于地面的通风和湿气的散发,因此不太推荐使用。
推荐选择一些易清洁、透气性好的材料,比如天然纤维、棉质材质等,既美观又实用哦~
NO.3背景墙设计太复杂太花哨
之前我总是追求在装修时各种花哨的墙面设计,认为只有华丽的装饰才能展现出品味,但实际入住后才发现, 这样的设计不仅难以搭配家具,墙面装饰物还容易积聚灰尘,给人一种繁杂,凌乱的感觉。
所以我把 墙面装饰简化为简单的壁纸、乳胶漆,简单的装饰画或者挂钟点缀,选择简约风格的设计,这样更符合我的个人喜好,也减少了后期的清洁和维护工作。
NO.4厨房吊柜利用率极低,直接换掉
厨房是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地方之一,之前我选择了吊柜的设计, 但发现利用率并不高,拿东西还需站在凳子上,十分不便。
为了提高厨房的利用率,我选择了更换为 高低地柜的设计,这样既能充分利用空间,又能提高便捷性,拿取物品时再也不用担心会摔倒啦~
NO.5水槽推荐换成抽拉式
水槽是厨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之前的装修中选择了固定的水龙头,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比如洗菜的时候水龙头的角度不对,会导致水溅得满天飞,也不利于清洗水槽。
在新的家里,我选择了 抽拉式水龙头,这样可以更方便地清洗各种厨具,且水流更集中,洗菜时也不会浪费很多水。
NO.6卫生问题向来是“台上盆”的死敌
卫生问题是选择洗手盆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因素, 台上盆由于与台面有缝隙,容易藏污纳垢,清洁起来非常麻烦。为了保证卫生,我选择了 卫生问题明显优于台上盆的台下盆。
台下盆和台面的结合处是平的,不容易藏污纳垢,清洗起来很方便。同时,台下盆也可以减少水流到台面上的水点,更加美观和实用哦~
NO.7门槛石换成更美观的金属收边条
家里的门槛石也起到了很重要的分割空间的作用,很多人会觉得门槛石的存在很美观,于是就根据耐用的原则使用 瓷砖门槛石。但瓷砖的厚度太厚,直接影响了开关门的便捷度,简单的门槛石也会让家里有些单调。
为了提升居住体验,我换成了更美观的 金属收边条,如不锈钢、铝合金等材质,简单的金属门槛石更显得高级气派,也增强了室内的层次感和层高感。
NO.8氛围灯太多,“打架”时会适得其反
在装修中,很多人都注重灯光设计,认为有足够的灯光才能营造出温馨的氛围,但在实际使用中, 发现灯光太多反而会造成视觉上的混乱,影响整体美观度,更容易产生疲劳感。
于是我决定更改灯光布局, 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氛围灯,适当地减少灯光的数量和强度,这样既能营造出温馨的氛围,又能保证视觉的舒适度。
装修设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家居生活方式的改变,我们需要对家居设计进行“微改造”。这些失败的设计让我明白了装修设计应该更注重实用性和个性化,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出更舒适、实用的居住环境。在新的家里,我感受到了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