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镇江日报
会议现场抽题答题,一连串发问直奔主题
一场“动真格”的全员 导师制工作交流会
本报记者 张翼
本报通讯员 唐守伦
“学校目前不能正常到校学习的学生数量是多少?原因有哪些?学校对这些孩子的关爱措施有哪些?效果如何?”“根据全员导师制工作清单,贵校准备认领哪项探索性工作?为什么?贵校计划如何推进该项探索性工作的深入开展?”……
以上这一连串直奔主题的发问,来自3月27日市属学校全员导师制和“润心”行动交流会现场。没有太多的开场白,所有参会的校领导都作为答题人员等候抽签,被随机抽中后,在题库中继续随机抽取答题现场作答。
一场工作交流会,采取的是考试一般的“动真格”方式,个中既有信心,也有决心。
市属学校的校领导都成了“考生”
上台答题者必须全程“脱稿”
记者在现场数了一下题库的题目,共有11道题,都关于全员导师制工作和“润心”行动。会前,当天参会的所有市属学校负责人都收到了这些题目,但不知道自己是否要上台作答、也不知自己要回答哪道题。这相当于只划定“考试范围”,不确定“考试题目”,这也意味着所有参会的校领导要把全部题目都提前“复习”。
工作人员在箱中随机抽取答题者后,由答题者上台抽取题目。会议要求所有上台答题者都必须全程脱稿。记者在现场看到,上台答题的学校书记或校长,答题的状态和效果都不错。有不少校领导表示,一方面是因为全员导师制工作是日常重点工作之一,另一方面也专门进行了考前“复习”,认真“备考”。
定期“考试”已成为常态化
多种形式在各校遍地开花
这种“考试”会议的方式并不是首次进行。早在2月27日,2025年度市属学校全员导师制和“润心”行动首次现场交流会就在省镇中附中举行。市教育局负责人、各市属学校德育分管校长、德育主任、导师代表参加活动。
活动中,各校针对全员导师制的一些热点、重点内容结合学校具体工作实际进行讨论交流。交流环节中,三中、省镇中附中、江南学校、崇实女中4所学校分享了在落实全员导师制和“润心”行动中的宝贵经验。
交流结束后,来宾参观了学校“快乐成长小组”“导师月研判”“班级家长课堂”等现场活动展示,感受全员导师制在省镇中附中的具体实践与良好氛围。
相继制定各类政策机制
全员导师制“提档升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目前印发了《镇江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深化中小学全员导师制工作的通知》,全员导师制工作进入“提档升级”新阶段。
目前我市针对全员导师制创新育人机制,提升教师育人协同力;完善优化导师匹配、导师胜任力提升、导师团队工作、导师保障、导师考核激励、不同学段衔接、项目研究、学校管理运行、宣传示范等机制,促使教师群体打破学科界限与年级壁垒,围绕学生成长需求全方位协同发力。
此外,还专门在家庭教育方面出台各类政策,提升家长育人协同力——出台《镇江市教育局关于健全完善新时代中小学家访工作制度》,研制《导师家访手册》《导师家校沟通内容清单》,建立家校会商机制,定期交流班级发展情况,开发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建立班级家长课堂。
除了联合家庭共同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之外,市教育部门还联动机制,提升社会育人协同力。成立镇江市校家社协同育人中心,以专门机构统筹育人工作,依托联席会议机制,坚持教育主导,促进联席单位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