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野菜正当季,清热祛湿少不了,鲜嫩美味错过等一年!
更新于:2025-04-03 06:15:10

四月悄然来临,春意盎然,大地苏醒,万物生长。这时候的空气里带着泥土的清香,田间地头一片生机勃勃,各种野菜迎来了它们最鲜嫩的时节。每年清明前后,人们总是会格外关注那些时令野菜,而清明草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说到清明草,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如果提起鼠曲草、艾草、艾蒿、益母草这些名字,或许就会恍然大悟。这些草类都是清明前后常见的野菜,而其中的鼠曲草最为常见,既能入菜,又能入药,被称为春天的“养生菜”。

在南方,鼠曲草是制作青团、清明粿的主要原料。这些传统美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春天的美好记忆,也蕴含着丰富的营养价值。鼠曲草本身自带淡淡的草木香,经过处理后,颜色翠绿,口感软糯,搭配各种馅料,无论是甜口的豆沙,还是咸香的肉末笋丁,都是让人回味无穷的美味。

每到这个时候,许多乡下的老人都会背着竹篓,走进田间地头,手脚麻利地采摘这些嫩绿的鼠曲草。一边采摘,一边嘴里念叨着:“四月吃它最好,清热、祛湿、养眼睛。”确实,从中医的角度来看,鼠曲草有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明目的作用,特别适合在春季湿气较重的时候食用。

当然,采摘鼠曲草也有讲究。首先,一定要认准长相,避免误采了类似的杂草。其次,最佳的采摘时间是清晨,这时候的野菜水分充足,口感最佳。最后,采回来的鼠曲草要及时处理,去掉老叶和杂草,清洗干净后,可以选择焯水冷冻保存,随吃随取。

说到吃法,鼠曲草最经典的莫过于青团了。制作青团的过程看似简单,但每一步都有讲究。首先,将鼠曲草焯水后放入搅拌机打成泥,与糯米粉和澄粉混合揉成面团,这一步是关键,决定了青团的口感是否Q弹。然后,就是准备馅料了,常见的有咸味的笋丁肉末香干馅,也有甜口的豆沙馅。最后,把馅料包入面团,揉成圆形,上锅蒸熟,热气腾腾的青团就出锅了。

除了青团,鼠曲草还可以做成清明粿。在潮汕地区,清明粿是一道具有特殊意义的传统美食,人们用它来祭祖,同时也象征着对春天的迎接。制作清明粿的方法和青团类似,只是形状上有所不同,通常会用模具压出好看的花纹,蒸熟后口感软糯,香气扑鼻。

如果一次做多了怎么办?别担心,这些食物可以冷藏保存,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煎一下,外皮微微焦脆,里面依旧软糯,味道更添一番风味。

今年春天,天气比往年更加湿润,空气中的湿气让很多人觉得身体沉重、疲惫不堪。这时候,吃一些祛湿的食物尤为重要,而鼠曲草正好具备这个功效。有人可能会问:“超市里能买到吗?”事实上,鼠曲草大多生长在野外,市场上不太容易找到,但如果去乡下或者农贸市场,还是有可能买到的。

说到这儿,你是不是已经开始回忆起小时候家里人做青团的场景了?那些蒸汽氤氲的厨房里,奶奶或者妈妈站在案板前,熟练地揉着糯米团,屋里弥漫着淡淡的草香,那种味道,是春天独有的记忆。

如今,尽管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但很多人依然愿意在清明节前后自己动手做青团,不仅是为了尝一口春天的味道,更是一种对传统的传承和对家乡的思念。有人甚至特意在假期回到乡下,陪着家人一起上山采野菜,体验最原始的乐趣。

或许,这正是食物的魅力——它不仅仅是果腹的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一种情感的纽带。春天的味道,每年只有一次,错过就要再等一年。所以,在这个春天,别忘了尝一口鲜嫩的鼠曲草,感受自然的恩赐,留住春天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