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人而言,60岁似乎是一个人生的分水岭。为何这样说?因为按照普遍定义,60岁是步入老年的起始线,只有超过这个年龄的人才会被称为老年人。实际上,不少人在60岁前都感觉身体并无明显变化,仍旧保持着年轻的状态。然而一旦越过60岁门槛,许多人会经历急剧的身体退化,伴随着各种不适感的出现,老年生活的复杂性也随之增加。
自此之后,老年人患上慢性疾病的风险显著升高。这些慢性病涵盖癌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中风、阿尔茨海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肝硬化等。若这些慢性病得不到有效管理,将会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使他们看起来更加憔悴。
根据2019年《自然·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人体衰老并非以稳定的速度进行,而是存在突然的量变到质变的生理转折。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覆盖18至95岁的4263名个体的血浆样本,观察血液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结果发现随着年龄增长,有1379种蛋白发生变化。其中与衰老相关的蛋白数量并不是平稳改变,而是在波动中呈现,尤其在34岁、60岁和78岁时达到高峰,表明在这些年龄节点,人体会有明显的“衰老现象”。
那么,60岁之后,人的身体究竟会出现哪些剧烈的衰老表现呢?
第一,运动能力急剧下降
年轻时充满活力的运动能力到了60岁往往会突然衰退。年轻时无论是参与何种运动,持久力和强度都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然而,一旦步入60岁,这种体能状态会发生巨大变化。
许多老人到了60岁后,简单的步行也变得艰难,步履蹒跚,呼吸急促,步态异常,这些都是严重衰老的信号。
第二,免疫力骤然衰减
对于老年人而言,免疫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免疫系统有助于保持活力和健康。免疫力下降,则意味着频繁的疾病困扰。
当免疫力不足时,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感染性疾病的影响。免疫力降低使得肺部、胃肠道、泌尿系统以及血液系统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受到各类病原体的侵害。
长期的免疫功能低下还大幅增加了罹患癌症的风险。
第三,消化能力的锐减
60岁后,很多老人的消化功能会明显衰退,例如面对美食不再有胃口,稍进食便感到腹胀、打嗝、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由于胃肠道蠕动减缓,老年性便秘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此外,消化能力减弱也使老年人更易受到消化系统疾病的影响,比如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癌、大肠癌、缺血性肠病和小肠吸收不良等。
第四,大脑功能的快速衰退
进入60岁之后,很多老人会发现自己记忆力越来越差,无论做何事都缺乏精神,注意力难以集中,健忘的情况越发严重,有时甚至无法识别亲人。计算力、判断力、注意力、抽象思维能力及语言能力的减退,情感和行为障碍的出现,独立生活和工作能力的丧失都随之而来。
每个人都会老去,但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应对老年生活至关重要。长寿虽然是每位老人的愿望,但更重要的是要有质量的生活,这才是真正的目标。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故事情节纯属虚构,意在科普健康知识,如有身体不适请线下求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