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数字技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更新于:2025-04-13 09:03:14

本文转自:宁夏日报

刘永泉

当前,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在社会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驱动着高等教育发生深刻变革。尤其在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高等教育的主要矛盾已转变为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短缺且发展不均衡不充分,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之间的矛盾,数字技术的应用成为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此,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利用数字技术优化课程设计、强化学习体验、完善考评机制,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成效。

优化数字教育机制。数字技术驱动下,高等教育可通过建立政产学研用数字协同机制,由政府部门牵头,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以高校为核心,联合企业、科研院所协同推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借助多元主体优势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手段探索高等教育数字化管理模式,使高等教育各参与主体明确自身职责;依托数字化平台完善信息收集、汇总、分析及反馈功能,畅通各部门信息沟通渠道,密切各部门之间的合作;通过完善教育教学、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等数据库,为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全面支持,尽量消除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信息鸿沟。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多主体的权责划分与职能协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等教育应吸纳行业专家及数字技术人才参与高等教育数字化升级,并加大数字化转型资金的投入力度,出台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项政策,提高多元主体对数字化转型的价值认知,进而形成教育合力,协同推动高等教育朝着更高层次发展;通过建立制度规范、制定管理文件,明确各部门协同工作要求,并根据利益共同点权衡各主体诉求,确保各主体在利益协调下相互配合。

完善数字基础保障。其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技术赋能高等教育的基础。高校应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大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投入力度,提升5G、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等新基建在高校的覆盖率;推广并使用统一技术标准的移动终端,为线上教学提供支撑;对现有教学设备进行改造,按需配备信息采集、远程共享、智能感知等硬件设备,保障数字教学的有效开展。其二,加强高等教育数字化平台建设,可为数字生产力释放奠定基础。高校应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通过整合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多功能应用模块、优化线上教学内容,满足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通过建立信息收集、存储、分析、应用的统一标准及规范,并借助标准化数据接口,确保高等教育数字资源的开放与共享;通过构建数字平台监管体系,常态化收集高校数字资源使用、上传、下载等数据,并结合反馈结果持续完善数字化平台功能。其三,完善信息安全保障是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伦理制度基础。高校应通过规章制度、校园条例约束高等教育数字化准入门槛,确保信息共享的安全性及合规性;采用数据脱敏、隐私计算、添加水印、接口安全封装等技术手段构建数字平台安全防护网,确保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严密保护,有效规避信息泄露、信息篡改等潜在风险;构建多层审批机制,通过设置数据访问、共享及传输权限,确保信息使用合法合规。

创新数字教学模式。其一,高校应创新教学模式,让更多学生平等享受优质教学资源,打破传统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教学时空限制等弊端。通过教学资源数字化处理或线上教学资源开发,建设涵盖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库,并利用可视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将课程内容转变为图像、视频、游戏等形式,通过改变教育资源供给模式,为学生提供多元化、个性化教学服务;根据行业需求及市场变化,运用数字技术创设数字教学环境,并结合线下教学构建混合式教学及实践空间,探索合作式、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方法在数字教学中的创新应用,以此激发学生对数字化教学的兴趣;利用大数据对学生行为、学习时长、学习特征等内容进行精准分析,在深度挖掘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学业帮扶,帮助教师科学诊断教学内容及形式,以便确定后续教学方向。其二,构建开放性教学环境,可实现教学资源的便捷化获取。高校应发挥数字教学资源内容丰富、传输快捷、形式多样等优势,通过线上课堂、云实验室等平台构建全时段、全方位教学环境,使学生可根据需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安排学习进度,提升学习效率及质量;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打造沉浸式教学场景,通过个性化教学氛围实现数字教育资源的智能化供给。

提高师生数字素养。高校应顺应数字化转型发展趋势,立足国家发展需求,有效提升师生素质素养。教师可基于自身发展需求积极参与培训,在增加专业知识储备的基础上学习数字技术理论及操作内容,以逐步缩小数字鸿沟,提升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主动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上提升教育质量;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数字教学资源筛选、辨别、应用等过程,利用学生对数字教育的好奇心加快推动教育转型发展。高校还应制定教师数字素养评价考核机制,通过将数字素养纳入教育考核范畴,督促教师参与数字技能提升,并采用物质与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激发教师的参与动力。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疆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本文系2021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新疆项目“新疆高校理科师范生科学素养及改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1XJJA880001〉;新疆师范大学自治区“十四五”重点学科〈教育学〉招标课题“科教融合背景下青少年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实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4XJKD0110〉)

AI初体验
AI初体验
2025-04-09 07:06:21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
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
2025-04-09 17:5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