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温州都市报
雄性 雌性
郑源城
瑞安市外国语小学三(5)班
科学方面的荣誉:
2024年12月,获温州市中小学生科学部落格一等奖、第四十届瑞安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小学组科技小论文二等奖、瑞安市“小科学家”提名奖、瑞安市第七届青少年创客大赛物资定点投放赛项目三等奖;2024年10月,获瑞安市小学生优秀科学创新项目一等奖、2024学年校第二十届科技节科学小论文一等奖;2024年9月,获瑞安市中小学信息技术创作大赛《Scratch创意编程》(小学Ⅰ组1~3年级)一等奖;2023年12月,获瑞安市第六届青少年创客大赛区间小车赛项目一等奖。
指导老师:潘挺挺
瑞安市外国语小学政教处主任,温州市教坛新秀,曾荣获省论文、实验操作技能二、三等奖,温州市优质课、课题、论文、教师实验技能等一等奖。从事小学科学教育14年,“弯下腰去,走入孩子的世界!”是其一直不变的追求。
实验缘起
我自幼痴迷恐龙,可恐龙早已灭绝,养恐龙成了遥不可及的梦。一次在博物馆,豹纹守宫闯入我的视野,它与恐龙神似,瞬间勾起我的饲养欲望。初次接触,诸多疑问接踵而至:为何它身体凉凉的?平时吃什么食物?为什么会蜕皮?如何分辨公母?蛋的孵化温度影响性别?为何要分开饲养?带着这些疑问,我踏上了观察研究豹纹守宫的奇妙之旅。
实验观察过程
1.给守宫“安个家”
豹纹守宫是冷血动物,无法自主调节体温。我在饲养盒底部铺了一半面积的加热垫,将温度设定在31℃左右,并贴上温控探头,自由选择舒适温度。
饲养豹纹守宫,环境至关重要。饲养箱我选用通风良好的爬宠饲养盒,确保空气流通。垫材选择易清洁的厨房纸,方便打理。为给它安全感,还准备了大小适宜的躲避屋,再配上食盆和水盆。
建议:定期检查加热垫和温控探头的运行状况,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确保温度稳定。同时,注意饲养箱的清洁,每周至少清理一次,防止细菌滋生。
2.守宫的“爱心餐”
经查阅资料得知,豹纹守宫以活体昆虫为食。我给它准备了面包虫和蟋蟀。我把面包虫裹上钙粉放在它的食盒里,可以让它自己吃。不过我想喂它,就试着用镊子夹住,把虫子放在它面前,它快速进攻,一口一条面包虫吃得可香了。面包虫的幼虫和蛹可投喂,成虫外壳坚硬不易消化,不能喂。蟋蟀营养丰富,但大小不能超过守宫头部一半,不然容易卡住。
为保证食物健康,我用麦麸、蔬菜叶、胡萝卜喂养面包虫和蟋蟀,还定期清理虫尸。喂食时发现,守宫对食物兴趣浓厚,用镊子夹着面包虫投喂,它会迅速捕食。
总结:豹纹守宫适合食用特定的活体昆虫,食物的种类和大小都有严格要求,且需保证食物自身的健康。
3.发现守宫换“新衣”
一天,我发现守宫拒食,查阅资料后猜测它可能要蜕皮。果然,它身上出现半透明状,开始蜕皮。但这次蜕皮不太顺利,只蜕了一半,它看起来很疲惫。我和妈妈尝试用温水帮它,后来才知道在皮未完全分离时手动帮忙可能会伤害到它。
后续观察发现,守宫蜕皮后会吃掉蜕下的皮,既能补充体力,又能避免在野外暴露踪迹。幼体期的守宫大约10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后都会长大一些。
建议:守宫蜕皮期间尽量不要打扰它,让其自然蜕皮。若发现蜕皮困难,可适当增加饲养箱内的湿度,比如在饲养箱角落放一小杯水,湿度保持在50%~60%。
4.关注守宫健康“晴雨表”
一天,我在检查守宫时,发现它的便便里有像未消化的面包虫。经检查发现,加热垫插头松动,温度不适导致消化不良。正常的守宫粪便应为深棕色长条状,伴有白色尿酸和尿液。此后,我更加留意加热垫的状态和饲养盒的清洁,定期更换垫材、清理粪便和剩余食物,给守宫提供干净的水,保障它的健康。
总结:豹纹守宫的粪便状态就是它的健康“晴雨表”,温度对其消化影响很大,饲养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温度和饲养环境的清洁。
5.雌雄对比辨别性别
2023年12月2日,新购入一只雄性守宫后,我通过观察对比和查阅资料,总结出辨别守宫性别的方法。雄性守宫尾巴与腹部交界处有V形鞭毛,且能看到两个“蛋蛋”,体形较大,四肢力量强;雌性则没有V形鞭毛和“蛋蛋”,体形相对较小,性格更温柔。
建议:辨别豹纹守宫性别时,不要仅依据单一特征判断。可以在守宫活跃状态下,多角度观察综合判断,提高准确性。
6.雌雄守宫成功交配
2024年3月28日,雌性守宫腹部出现粉红色斑块且拒食,查询资料后得知它发情了。尝试让它和雄性守宫交配,发现雄性守宫会摆动尾巴求偶,还会咬雌性以固定,便于交配,但首次尝试未成功。
2024年4月29日,我家的雄性和雌性守宫成功交配。雄性先快速抖动尾巴,再趴在雌性背上咬住它,雌性短暂挣扎后接受求偶,尾巴相交完成交配。
总结:豹纹守宫繁殖时,雌雄个体有特定的行为表现:发情、求偶。
7.守宫产卵与孵化记录
2024年6月10日,守宫在垫纸上产卵,用手电筒照发现是受精蛋。因经验不足,第一窝蛋交给专业人士用专业生化培养箱孵化。
2024年7月6日,雌性守宫再次产卵,这次我决定自己孵化。自制简易孵化箱,使用加热垫、温控探头、内外温度计等设备,将卵放在铺有高温消毒蛭石和珍珠岩的孵化盒内,设定温度为27℃,湿度保持在60%左右,定期检查卵的状态。
2024年8月27日,小守宫成功孵化。根据孵化温度和时间判断,它很可能是雌性。
建议:自行孵化豹纹守宫卵时,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每天检查温度、湿度数据并记录,若温度、湿度出现偏差,及时调整设备。
8.分养必要性观察
当守宫幼体数量增多时,为避免它们因争夺食物和空间而争斗受伤,我根据幼体大小和生长情况,将它们分开饲养在有小单间的爬宠柜中。
总结:随着豹纹守宫幼体数量增加,分开饲养是保障其健康生长、避免争斗的必要措施。
研究总结与反思
通过这次观察研究,我深入了解豹纹守宫的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和成长特点。它作为冷血动物,独特的生理特征和行为习惯令人称奇,繁殖过程更是充满奇妙之处。
研究中我也遇到不少问题,像帮助守宫蜕皮时差点造成伤害、记录数据偶尔疏忽。这让我明白,科学观察需要十足的耐心和细心,每个细节都影响着研究结果。
我深刻认识到,每种生物都有独特价值,我们应尊重和保护它们。未来,我期待探索更多生物的奥秘,也希望大家能从我的研究中有所收获。本版主持:“好学”姐 林摄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