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骼问题成为老年人的一大担忧。事实上,特别是过了50岁之后,经常会出现腰酸背痛、易骨折、驼背、身高下降等症状,这些都可能是骨质疏松的征兆。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群体,骨质疏松虽然常见,但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情的发展可能会导致骨折、身高缩短、呼吸不畅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日常生活质量并威胁生命安全。
因此,老年人在饮食中应更加注意,多食用富含钙的食物,避免那些会导致钙流失的食物。那么,有说法称老年人不宜吃土豆,因为会增加缺钙的风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土豆,又名马铃薯,是我国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蔬菜,或是优质的主食来源。无论是酸辣土豆丝、炒土豆片、炸土豆片还是烤土豆,都是人们喜爱的美食。
许多人可能会疑惑,为何将土豆视为主食?原因在于土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每百克土豆含有17.2g的碳水化合物和76千卡的热量。
与同等量的蒸米饭相比,虽然蒸米饭含有25.9g的碳水化合物和116千卡的能量,但土豆还拥有其他优势。它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E以及钙、铁、磷、钾、镁等多种营养素。
相较于现在人们偏爱的精白米面类主食,将土豆作为部分主食不仅能增强饱腹感,还有助于控制体重和血糖水平,尤其对慢性疾病患者有益。
然而,这样的优质主食真的会加速钙的流失吗?为什么有些老年人食用土豆却无碍?据研究,传言中的理由是土豆含有草酸盐,能与体内的钙结合生成草酸钙,且土豆中的大量淀粉可能引起血糖波动并对骨骼健康不利。
实际上,适量摄入草酸并不会加速体内钙的流失,并且可以通过将土豆浸泡在水中的方式,利用淀粉溶于水的特性来减少土豆的热量。
因此,老年人无需担心食用土豆会导致缺钙。相反,更应注意的是土豆的烹饪方法。不建议采用炸制方式,以免使土豆变成高热量食品。同时,喜欢炒土豆的人应控制油量,以避免土豆吸收过多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