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文物融入现代城市的“呼吸”
更新于:2025-04-14 07:04:07

本文转自:陕西日报

赵茁轶

从隋唐的夯土到明代的包砖,从战火的疮痍到今日的新生,绵延13.74公里的西安城墙,在岁月流转中保持着庄重的模样。从战火硝烟中走来的它,如今在与时俱进的保护理念中,以另一种方式融入现代城市的“呼吸”。

保护城墙,从来不是简单地修修补补,而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一场理念的革新。曾经,城墙是冷冰冰的砖石。如今,它是一座“活着的博物馆”,是市民的公共文化空间,是游客触摸历史的窗口。这种转变,源于保护者对“守护”的重新定义——不是将它封存,而是让它在时代中焕发光彩。

墙体覆盖8000余个监测点,建立预防性保护体系;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建立运行,时刻监测城墙的变化;护城河中的无人清洁船定时定点开展清洁工作,确保河水清澈……如今,“城墙守护者”以智慧化手段保护城墙。

科技的加持,终究要融入人文的温度。夜幕降临时,南门的吊桥在《梦长安——大唐迎宾盛礼》的乐声中缓缓落下,“金甲武士”的铿锵步伐与游客的惊叹交织,盛唐的仪仗队“穿越”时空,在光影中再现;晨练的老人在环城公园的绿荫下打太极,摄影师用延时镜头捕捉城墙与朝霞的“对话”,年轻人在社交平台分享城墙灯会的璀璨……

从昔日的军事屏障到如今的世界级文化瑰宝,从历史遗迹到城市公共文化空间,古老传统与现代时尚在砖石间栖息共生。

真正的保护,是让文物成为城市跳动的“心脏”,而非博物馆里孤独的标本;最好的保护,是让文物“活在当下”,让历史照亮未来。

书香一枕入梦来
书香一枕入梦来
2025-03-24 11:49:40
为乡村而歌
为乡村而歌
2025-03-24 11:49:42
郭风的“五官开放”
郭风的“五官开放”
2025-03-24 11:49:42
外国人笔下的崂山
外国人笔下的崂山
2025-03-24 11:49:44
慢书吧|唐诗光明顶
慢书吧|唐诗光明顶
2025-03-24 11:49:44
春日食螺记
春日食螺记
2025-03-24 11:49:47
老家的竹林
老家的竹林
2025-03-24 11:49:49
压花锁春意
压花锁春意
2025-03-24 11:49:49
《簪花仕女》
《簪花仕女》
2025-03-24 11:49:49
宏村的楹联
宏村的楹联
2025-03-24 11:49:50
药王谷怀古
药王谷怀古
2025-03-24 11: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