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短剧赚钱,但没想到会这么赚钱。
自短剧市场爆发以来,巨大的商业潜力吸引了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试图从中分一杯羹。先是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投身其中,长视频平台也紧跟其后。不仅如此,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也不甘落后。
另外,小杨哥、辛巴等头部主播也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下场做短剧,就连舒畅、刘晓庆等演艺明星,也踏足短剧领域,整个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资本纷纷瞅准的风口,背后必然潜藏着赚大钱的机会,然而究竟能从中获取多少收益,很多人都缺乏明确的数据。不过,近日演员刘晓庆的短剧制片人刘奕均在接受访谈时,揭开了短剧行业的冰山一角。
据刘奕均透露,相比一部电影要投一、两个亿,短剧投资回报率高,投50万可能分回来100万。
他介绍,短剧通常会历经两轮播放,首先在付费平台播出,随后再转移至免费平台。在付费平台上,短剧的付费大盘一天充值大概能超6000万,投放周期结束转移到免费平台后,短剧收入依然会随着观众增多而提升。
短剧市场的火爆也让背后的编剧和演员从中受益。据了解,当下,当红短剧演员每日片酬能够达到数万元,而创作出爆款短剧的编剧,收入更是可观,在100万至200万之间。
这不,号称“短剧一哥”的柯淳近日就在一档综艺中自曝了收入,他表示片酬是按天算,日薪2万元。据悉,此前柯淳主演的短剧作品《好一个乖乖女》,总观看量突破20亿,微博话题阅读量达1.8亿。
显然,短剧的商业潜力巨大,也难怪有众多入局者赶着抢占这块蛋糕。相比电影和电视剧,短剧制作成本低,与此同时用户观看量极高,流量表现十分亮眼。从投入产出比来看,短剧无疑是一笔极为划算的投资。
从整个行业规模来看,短剧也呈现了碾压电影市场的趋势。据《2024年中国微短剧产业研究报告》,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505亿元,首次超过电影票房规模。
报告还显示,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634.3亿元,2027年达到856.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9.2%。
一方面用户对短剧的需求持续增加,另一方面互联网行业流量见顶,传统业务增长乏力,各大互联网巨头都亟需借助短剧,来开辟新的增长赛道。
如今,各大玩家都试图抢占短剧市场的头部位置,期望在这片新兴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
互联网行业发展到今天,获取流量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因此各大互联网巨头都表现出了明显的流量焦虑。
阿里、京东、拼多多、美团、快手等各大巨头,纷纷采取多种策略,如加大广告投入、优化用户体验、拓展新业务领域等,以吸引和留住用户。
然而,以往简单直接的广告投放难以打动愈发精明的消费者,于是它们开始打造沉浸式购物直播场景,或者增加更多娱乐性内容来提高用户粘性。
其中,短剧节奏紧凑、情节精彩的特性,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抓住用户眼球,凭借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了各大平台争夺流量的新宠。
比如阿里旗下的淘宝专门设立了短剧板块,希望用户逛淘宝时被短剧吸引,从而延长他们的停留时间;京东、拼多多也无一例外引入了短剧内容,并加大资源扶持;美团也在视频栏目新增了短剧频道,用户刷短剧即可现金提现,观看中途美团还会插入品牌广告来吸引用户下单。
从抖音方面来看,今年抖音将继续加码短剧业务,随着AI的爆发,抖音还适时推出了AI短剧。
在短剧市场蓬勃发展的浪潮下,跨界布局的趋势愈发显著。
显然,如今大厂投身短剧业务已成为常态。可以预见,未来互联网大厂们还将在短剧领域持续发力,不断拓展短剧业务的边界。
来源:电商派P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