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区:人工智能在各行业加速“落地生花”
更新于:2025-04-14 12:13:56

本文转自:潍坊日报

   △山东海化纯碱厂老线主控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智能运营监控。

  

□本报记者 于 菲

  通讯员 马尧轩 文/图

  近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山东省首批人工智能大模型典型应用案例,滨海区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焦易小智”成功入选,标志着该区在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方面取得新进展。

  “‘焦易小智’是我们公司精心打造的炭素垂直行业大模型,模型以自有平台长期积累的海量数据为基础,对硫含量、石油焦粘结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和预测,从而有效提升企业的决策效率和生产效率,降低运营成本,驱动炭素行业智能化升级。”山东焦易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边涛介绍说。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引领新一代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滨海区产业基础雄厚,给人工智能大模型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近年来,滨海区大力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着力完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构建以智能制造为转型切入点、企业上云为技术支撑点、平台赋能为服务着力点、生态建构为产业助力点的“四位一体”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加快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进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实施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完善相关产业人工智能教育体系,加强产业人才储备和梯队建设,为产业智能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如今,人工智能正在赋能企业加速成长,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海化集团获评“省级智能制造场景”,润丰化工获评“省级数字化车间”,焦易网炭素与焦炭行业产业链综合服务平台升级项目入选山东省数字经济重点项目,金力新材料、先达化工获评“潍坊市企业上云标杆企业”,景海果业建设“智慧果园”病虫害监测系统、土质监测系统……日新月异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各种领域“落地生花”,加速走进企业生产生活。

  同时,滨海区致力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推进AI大模型在工业领域落地应用,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通过实施“智慧建设”行动,打造智慧商圈、智慧供应链、智慧港口、智慧金融、智慧能源等创新场景。眼下,滨海区正以企业数智化改革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助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效成长,赋能未来产业“加速跑”,“人工智能+”模式正推动滨海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不断塑造新优势、激发新活力,为滨海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滨海区鼓励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推进AI大模型在工业领域落地应用,建立完善分级诊断评估标准,培育数字经济优质企业,‘数据赋能’优秀产品,全方位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滨海区经济发展局大数据中心主任张敏说。

向海借风 绿电兴冀
向海借风 绿电兴冀
2025-03-26 13:18:58
张艺兴出演听障父亲
张艺兴出演听障父亲
2025-03-26 13:19:01
辣语
辣语
2025-03-26 13:20:13
穿十天鞋底脱胶 换!
穿十天鞋底脱胶 换!
2025-03-26 13: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