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醒真的意味着充满活力吗?揭秘4大潜在健康风险
更新于:2025-04-14 13:13:55

究竟什么时间点算是清晨的“早”呢?

清晨的定义因人而异。在我国,一般认为早上5点至7点之间起床算作早起。不同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对清晨的定义也有所不同。我们常说,早睡早起是健康生活的模式,研究显示,早起的人更有可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拥有活跃的社交生活。

另外,早起还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人体的免疫系统在早晨较为活跃,早起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抵抗疾病。

虽然早起是一个好习惯,但过早醒来却不一定。

那么,几点醒来才算是过早呢?

临床医学将凌晨2点到4点期间醒来,并且之后再也无法入睡的情况定义为早醒。早醒的人大多睡眠不足,第二天会感到疲倦,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降低。

长期早醒还可能导致一些身体不适,如心悸、胸闷、腹泻等。

长期早醒会对健康造成三方面的影响:

大量研究表明,频繁地过早醒来可能导致失眠、抑郁、焦虑等问题,甚至增加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首先,可能导致失眠。

睡眠是身体恢复和大脑修复的重要过程。长期的失眠会增加多种疾病的风险,如肥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等。失眠影响身体的各个方面,从而影响其正常运作。

其次,可能引发抑郁和焦虑。

一些研究指出,早晨的压力和紧张感较其他时期更大。如果早晨的压力超出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就可能导致抑郁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发生。

最后,对心脏和大脑产生不良影响。

长时间的睡眠不足可能导致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慢性病。同时,睡眠不足还可能引发大脑的神经元损伤和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因此,过于频繁的早起可能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早醒也可能预示着四种疾病的存在:

1.抑郁焦虑

典型的抑郁症失眠症状之一就是早醒,至少比平时早醒一小时,更多见的是早醒两小时以上。当大脑中的神经递质五羟色胺含量降低时,人就会感到抑郁,同时,五羟色胺的缺乏还会导致睡眠时间缩短,表现为早醒。

2.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

当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心跳加速和肾上腺素激增会导致失眠和焦虑。相反,如果甲状腺功能降低,则可能增加患呼吸暂停症的风险。

3.胃酸逆流

胃酸逆流引起的烧心常令人难以安眠。即便没有明显的烧心感觉,食道中的胃酸也可能触发反射机制,干扰正常睡眠模式。

4.呼吸问题

无论是季节性过敏还是感冒,都可能是夜间频繁醒来或早醒的原因。此外,鼻中隔偏曲、鼻息肉、扁桃体肥大等情况也可导致气道狭窄,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为了缓解“早醒”,您可以尝试以下六个方法:

1.逐渐调整早起的时间。

突然改变早起的时间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建议逐步调整早起时间,每周只调整15~30分钟,让身体慢慢适应新的起床时间。

2.确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

睡眠时间对于选择早起的时间至关重要。建议您每晚保持7到9小时的睡眠以充分休息身心。

3.维持规律的生活作息时间表。

规律的生活作息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非常重要。尽量每天在同一时间起床和睡觉,帮助身体适应正常的生物钟节奏。

4.练习腹式呼吸法。

缓慢吸气时主动鼓起腹肌,再慢慢缩回腹肌的同时呼气,这样可以降低呼吸频率,让人感到放松,并减轻焦虑感。

5.白天进行适当的运动。

在白天增加阳光照射可以累积更多的褪黑素,有助于夜晚更好的睡眠。适当的运动量,哪怕只是散步半小时,也会有益于睡眠。午睡应控制在20~30分钟内,且不要在下午3点后午睡。

6.通过食疗改善睡眠质量。

补充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例如香蕉、牛奶、小米粥等,可以帮助舒缓神经系统,改善睡眠品质。

您可以试试枣麦桂圆汤(小麦60g、大枣14枚、去壳桂圆肉7个煮水食用),它可以帮助您益气除热、安神助眠;

或者尝试百合汤(生百合30g加水煎煮后食用),它有助于养阴清心、行气止痛,适用于由阴虚引起虚烦惊悸、多梦失眠、舌红苔白以及心痛、腹痛、气痛等症状。如果您因为早醒问题长期受困扰,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