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引领下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更新于:2025-04-14 14:23:39

本文转自:中国工业报

  ■  冯 琳  张 瑞

  产教融合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举措。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和创新链的有效衔接,能真正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匹配,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引擎。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电子商务行业作为发展势头强劲的新业态,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正处于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的新阶段,对于人才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为充分发挥高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培养出与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电子商务高素质人才,需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引领下的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数字经济时代,以产教融合为引领培养创新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必须转变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电子商务专业知识素养和技术技能,熟知人工智能技术等原理,能够敏锐洞察和分析数据以及具备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首先,高校应充分结合电子商务专业市场最新发展态势,聚焦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高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次,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激发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内驱力,打造高水平师资力量,健全教学体系和课程体系,构造创新型实践基地,打造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新范式。最后,全面整合校内校外育人资源,有效创新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载体,创新协同人才培养新机制和新方式,切实提升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打造双向赋能、资源流通、优势互补的产教融合新格局。

  形成联动合作意识

  构建产教融合育人共同体

  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背景下,深化产教融合,构建校企合作育人共同体,有助于推动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必须明确各方主体的责任,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促进企业与高校依托各自优势赋能人才培养,实现同向而行,培养全链条的高质量人才。以“双元”育人为抓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紧紧围绕产教融合这一主题,树立协同合作下校企双方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人才培养的融合发展理念,构建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校企双方凝聚价值共识和目标认同,立足于双方特点优势,在目标的指引下开展多维度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工作,拓展教学宽度,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增强育人实效;深化科研,助力企业科技创新,提高科研成果转换率和利用率;加大实践训练强度,将企业资源转化为高校教学资源,切实提升教师的服务能力和教学能力,全面探索以产引教、以产促教、以教助产的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新格局。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师资结构

  教师作为产教融合深入开展的推动者,是影响电子商务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因素。为推动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高校应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与企业制定“双向交流,校企共育”的教师培养管理机制,明确教师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等,并为教师提供电子商务最新理论知识培训,及时更新和完善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储备,促进教师专业能力与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同步提高;高校应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以企业输送优秀人才来填补教师队伍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通过实验实训、项目参与等方式来加强教师实践培训,切实提升教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教师在企业中获取的实践经验纳入教学内容体系,进一步补充现有教学内容理论性突出而实践性不足的缺陷,形成师资资源输送共育的良好局面;高校应搭建教师交流发展平台,为教师交流学习提供平台支撑,通过教学经验分享、科研讨论、教学资源共享和电子商务专业教学设计竞赛等形式,让教师在学习与交流中不断完善自我,满足教学需求。

  打造协同育人平台

  创新育人载体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基地的构建是优势资源共建共享、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础,要以基地创新建设助力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一方面,立足地域发展,联合电子商务实训中心、创新创业孵化中心和企业等主体,聚焦电子商务最新业态,打造电商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包括虚拟现实实验室、电子商务实训室、企业文化展厅、企业直播间、创新创业实训室、技术研究中心、推广运营实训室等,打造集教学、生产、技术研发、人才培训及电商运营于一体的教学生态,实现学训结合、赛学融合、训创一体,为人才培养供给养分,协同推进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注重在线协同平台建设,搭建线上产教融合云平台,持续创新育人载体和渠道,打造线上线下混合育人模式,扩大资源共享范围。企业及时上传市场态势、行业动态、企业经营等信息资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生成可视化的企业数据信息分析报告,为高校开展电子商务专业教学提供数据支撑。高校应主动上传教学、实训、科研等信息,并增设教育教学版块满足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学习培训需求,汇集多门技能课程、精品课程、导师专家教学等内容,创建交互式学习情景和沉浸式学习空间,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健全课程体系

  注重“双创”教育

  立足高校办学定位和电子商务专业育人特点,结合地域经济发展特色,设置产教融合型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企业的用人需求为落脚点,确保课程设置与岗位技能需求相匹配。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职业发展等方面入手,构建市场营销、运行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商务运营等多元课程内容体系。以工学交替为主要手段,开设相应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为学生打造全覆盖的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此外,高校应构建多层次“双创”课程,从基础课、能力提升课和拓展引领课三个层面健全“双创”课程体系,推动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有机融合。同时,高校应搭建“双创”平台,鼓励、支持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并依托当地的跨境电子商务人才孵化中心孵化电子商务小微型企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新能力,助力当地产业转型升级。

  数字经济时代,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确保产业发展最新态势、企业用人需求与高校育人保持一致性。对此,要基于产教融合视角,将新理念、新业态、新准则融入高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育,以立体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助力产学的良性活动,进而为市场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单位: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

  教学项目:

  1.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24JG049),

  2.陕西省“十四五”教育学科规划项目(SGH24Y2186)

  3.陕西科技大学镐京学院虚拟实验室项目(XNYJS24002)

奖励的是未来的你
奖励的是未来的你
2025-03-25 10:02:50
3招培养孩子的抗逆力
3招培养孩子的抗逆力
2025-03-25 10:26:21
人勤春早 采收忙
人勤春早 采收忙
2025-03-25 10:28:58
学生教我识春菜
学生教我识春菜
2025-03-25 14:57:02
聪明的人懂得示弱
聪明的人懂得示弱
2025-03-25 17: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