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又被举报了。
对,就是那个高考16次、放弃厦大、中国政法、上海交大等名校录取、执意要上清华、最终以36岁大龄考上华南师大的唐尚珺。
唐尚珺又被举报的原因如下:
第一:
3月份逃课跑到北京拍视频,继续炒作清华梦蹭流量。
第二:
4月份清明节回老家不按时返校,刻意打造孝子人设;
第三:
英语课缺席,不遵守学校规定。举报者要求学校开除唐尚珺。
举报信是直接发到华师大校长信箱的。
这就意味着唐尚珺和他的辅导员,必须做出回应——悲催的辅导员还要写3000字情况说明。
面对举报,唐尚珺一边苦恼地说,自从他考上华南师大,这种举报就没有断过;
一边晒出诸多证据自证举报不属实,解释他事先都向学校请了事假和病假。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一边读书一边当网红的唐尚珺,承受“被举报被质疑”的审判,是他既要又要的代价。
但。
从举报他的人如此详尽且细致地监视他的行踪来看——
举报人就是他身边的知情人,大概率是他的同学。
这,就不得不提到如今非常盛行的一种风气——
告密文化。
我们现在社会中,包括校园内,有些人闲得无聊,天天通过严密监视他人的一举一动,揪住他人的小辫子,向权力部门告发,进而获得隐秘报复与快感的变态心理。
它最核心最恐怖的地方,是江湖权术在大学校园内的泛滥,是损人不利己的恶意满满。
告密式举报和维护公平正义的举报,有着本质且核心的不同:
告密者纯粹因猜忌、妒忌和不允许别人“不同于我”,而产生背后捅刀的恶意。
而维护公平正义的举报,是从“保护我个人或更多人的权益”出发,有着捍卫自己的正当性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合理性。
比如。
那些被老师性侵或诱骗、被同学霸凌或诋毁的同学,向公权力举报色狼和犯罪。
他们自己是受害人,他们站出来勇敢发声能惠及更多人。
被举报的唐尚珺损害了谁的利益呢?
他不管是请假拍视频,还是缺课去看病,损害的本质上都是他自己的利益——知识遗漏、考试不及格、评优不被推。
针对他密集且大规模的举报,只能说明一件事:
第一:
高考可以筛选学渣,但过滤不了人性的恶。
第二:
这个社会越来越不宽容,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一些读书的孩子)热衷于“故意整别人”来获得变态满足。
不管是从教育的角度,还是从人性的角度,沉迷于“告密整别人”都是历史的倒退。
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事物,天地间所有东西,都有其独特和缺口,都有其皎洁和隐晦。
看不得别人的“好”与“不好”,本质上都是极度自卑下,对自我的不接纳。
人生其实是一场容错率极高的混沌系统。
数学考零分的朱自清,成为了伟大的文学家;少年逃学的黄永玉,成了一代鬼才;大学辍学的乔布斯和比尔·盖茨,至今影响着世界……
我们不能和另类的天才比肩。
但我们要从天才的成长路径里,觅得允许和互助才是历史的进步。
如是,才不至于活得像个只追求正确答案的Ai,举着道德大棒挥向身边人……
损人不利己的告密,是一种邪术。
术越多道越损,损之又损世风日下。
允许不同的接纳,是一种容器。
容纳越多大器越多,多之又多人间值得。
我一再通过文字提醒朋友们走出二元对立,破除道德洁癖,习得开阔慈悲,也是因为这:
整个社会就是一场蝴蝶效应。
我们每一次轻轻扇动翅膀的善意,都会让草木温柔,山河生辉。
除此,我还想辨析的另一点是——
唐尚珺被举报后,我看到有些人,包括一些大V也劝他退学。
理由是,反正学的也不是喜欢的专业,反正一边上学一边当网红很鸡贼,反正天天被举报,不如干脆不要上了,彻彻底底去当网红好了。
对此,我有不同意见。
★首先:
唐尚珺之所以被关注,不是他有什么吹拉弹唱的看家本领。
而是他高考16次终于上岸的曲折坚韧。
在他前半生的叙事里,读书和学习才是主旋律,网红和流量不过是副产品。
唐尚珺终于去上大学的故事,有他个人放下执念的句点,也有很多底层人群的期待。
人生,本质上是一场走出轮回的救赎。
不管出于怎样的噱头,高考16年的重复性体验,对唐尚珺个人来说,都是一场不断叠加创伤的轮回。
他需要在华师大4年大学时光里,通过学业和学历、人际和交往的突围,完成自己救赎。
而你我这样的寒门弟子,之所以关注唐尚珺,是希望他在命运多舛和大龄考验中,把书读好,有个好结局。
如果唐尚珺真的退学去当网红,那他的流量势必如“反诈老陈”一样不复存在。
标签和平台的丧失,意味着流量和红利的失守。
念完大学拿到文凭不管干什么都行的唐尚珺,和辍学只想当网红割韭菜的唐尚珺,给大众带来的观感和价值是不同的。
前者包含励志和圆满,而后者只有心机和铜臭。
★其次:
学历通胀的时代,读书和学习依然有意义。
我知道现在很多人都在唱衰文凭和学历。
历史进入到这样一个经济周期,人们会把就业艰难的恐惧,投射为怀疑读书的意义。
但,我还是想和年轻孩子分享:
如果你已经考上了大学,那就要认真而努力地读下去。
而不是放弃学业,去当网红。
当网红不过是在沙滩上造城堡。
涨潮了,水来了,或者时代变了,城堡就没了。
想想那些体量很大却一夜被封杀的网红,就知一二。
网红只是偶得的红利,学历却是永远的资本。
何况。
读书和学习的意义不仅是文凭,还是对生命恒久的支撑。
它是你人生走入闭塞末路时,“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壮阔;
是你翻越千山万水,找到喜爱且擅长的事情时,“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赤诚;
是你被重复而枯燥的日常填满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欣喜。
是命运无常的大手扼住你的喉咙时,那些你读过的书、见过的人、体验过的事,齐齐化作神明前来搭救你的能量。
我希望唐尚珺,还有更多年轻孩子,能在宝贵的大学时光里,摒弃外界诱惑,修好内在灵魂。
因为:
漫漫一生中,没有谁能一次次救你于水火之中。
除了肉身强壮、精神茂盛的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