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路径探索
更新于:2025-04-17 19:41:11

本文转自:云南日报

蒯秀丽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将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分为了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方面。专家指出,所谓“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是每一名学生获得成功生活、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都需要的、不可或缺的共同素养。在国家双减、双新政策的背景下,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课题。各学校要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方向、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与社会进步需求,立足教育根本任务构建课程目标体系,系统设计涵盖核心素养体系的培养方案,以体现课程独特育人价值和共通性育人要求,形成清晰、有序、可评的课程目标。

明确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首先应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培养人的问题。基础教育阶段应根据学生自身特点和国家政策要求稳步推进改革,在每个阶段设置差异化的培养目标和方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培养人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学生自身特点看,该阶段的学生身心成长速度快,价值观初步形成,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易受到各种价值观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教师应正向引导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和思维观念,辩证看待事物发展,为其成长筑牢根基。

加强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是实现个人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技能,还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举一反三,使他们在未来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运用这些方法解决不同的问题。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升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欲,锻炼其学习毅力。其次,应重视学习方法,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如开展项目式学习等。项目式学习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其依托某个学科问题,通过调研、实验、设计等方式展开实践活动。其中,调研类项目要求学生运用各种调查方式,在搜集完整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对客观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深入剖析现象从表层到深层的原因,如聚焦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数字农技推广、农业乡村振兴等课题,锻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实验类项目则通过运用所学理论或假设解决现存问题,抑或是在实验中发现理论或假设的不足,对其进行完善和创新,使其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项目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转化力。设计类项目强调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创作逻辑和理念设计方案和模型,有利于将问题用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出来,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这些学习方法可以组合运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三大场域合力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时间维度看,贯穿学生一生;从空间维度看,扩展到全社会。因此,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多方力量协同,发挥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作用,将核心素养落实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主要场所是学校,教师在其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既要讲授学科知识,也应具备较好的学习能力、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起到带头示范作用。家庭是学生生活和成长的主要场域,家长应摆正培育心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社会是学生开展实习实践的主要场域,为学生提供着成长和锻炼的平台,可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增长见识、丰富经历。社会组织应依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完善人才选拔标准,公正客观地评判学生水平。三大场域应紧密衔接,形成合力育人的培育机制,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在培育内容上协调配合,在培育方向上保持一致,在培育时空上紧密衔接,以增强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实践的能力,将实践体验内化为自身素养。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需要将外在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我修养,才能真正实现育人效果。

知识与技能深度融合。学校应根据社会发展需要的品质和能力开展教育教学,以课程学习为核心,辅以核心素养培育,并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融合。学校应聚焦知识学习,在教学时提升学生的知识吸收能力。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考虑学生需求和情况,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寓教于乐。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延展,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将课堂所学与现实问题相联系,提高学生知识吸收和运用的能力。同时,学校也应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比赛、志愿服务等活动,丰富课外活动项目。社会实践要着重于实际体验和应用,鼓励学生走出校园,到企业、政府单位等场所开展实践,通过实际体验巩固和深化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社会参与意识。知识与技能深度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实践水平和价值判断能力。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应整合各方力量、扎实推进。基础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培养策略,主动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努力挖掘每个人身上的潜在能力。

(作者单位:商丘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聪明的人懂得示弱
聪明的人懂得示弱
2025-03-25 17:0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