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了孩子之后会发现,有的孩子看起来大大咧咧,不需要大人教就能跟陌生人自来熟,面对外界评价即使是不好的评价也不会放到心上,而有的孩子好像正好相反,不爱说话,不愿意向外界袒露自己,面对其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时更敏感,情绪反应更大。
发现没有,甚至一个家庭的两个孩子的表现都可能会肉眼可见地不一样。 有一个扎心的事实是:孩子可能天性如此。 在心理学中,我们往往用「气质」这个术语来描述孩子这种与生俱来的脾气或者性情。 气质是一个人对其他人和环境进行反应的一种方式。
通俗来讲,孩子在一个新的环境中能不能快速地适应,能不能经常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绪,说的就是一个孩子的气质。 承认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们探讨孩子性格培养的基础。 不过孩子性格的形成并不是先天气质一个因素决定的,还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
我觉得,家庭环境是其中最为重要的。 根据我数十个家庭的咨询经验,我发现:凡是孩子敏感、爱哭的,家里肯定有情绪暴躁、容易发脾气的家长。 辅导作业、陪孩子上兴趣班,以为孩子好、帮助孩子进步的名义,专门盯着孩子的错误,进行批评;要么跟别人家的孩子比较,说难听的话来打击孩子。
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一点:所有的家庭活动,不管是辅导作业、还是其他,一个大前提就是良好的亲子关系。 能看到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对于一个小小的改善,不吝啬对孩子的欣赏和赞美,不断给孩子积极的正反馈; 愿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学校发生的哪怕一件很小的事情,哪个同学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孩子读过一本书之后,跟他一起查资料,探讨他的疑惑。 孩子愿意诉说,你愿意倾听,在孩子青春期、成年之后,遇到问题的时候才会来找你,跟你探讨。
孩子高敏感作为家长也不要太过于焦虑,高敏感的孩子也会有其他突出的优势。我们不要给孩子贴上高敏感的负面标签,我们需要做的更多的是多去理解和鼓励孩子。 可以试试以下几个方法。
一、放手让孩子去做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学会放手,孩子长大就是渐行渐远的过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为孩子包办所有事情,多给孩子自己去尝试的机会。 ·让孩子自己整理书包、收拾房间,生活上能自理的孩子才能在没有依靠的环境下自己想办法解决面临的问题、困难等,才会变得勇敢和自信。 ·让孩子自己决定周末去哪里玩、上什么兴趣班等,只有孩子自己做决定、有选择的权利才会有判断问题的能力。
二、别和其他孩子比较 我们小的时候最不喜欢家长拿我们去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所以我们做了父母以后就不要再去做让孩子讨厌的事情。 不要孩子哭的时候对孩子说:“你怎么动不动就哭,就你爱哭,别的孩子怎么不哭。”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自己,即使孩子高敏感,我们也要接受孩子的与众不同。
三、学会接纳孩子的情绪 高敏感儿童就是容易情绪化,爱哭就是孩子最容易表达情绪的方式。当孩子陷入负面情绪的时候就会陷入到自我世界里,家长的劝导其实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但是如果我们接受了孩子的情绪,给孩子消化的时间,孩子可能容易接受,也愿意把心里的真实想法说出来。
校对 庄武